刘敞
译文 在冰雪融化后,池水恢复了碧绿的颜色,春天的气息已经回归。长杨特别多思,浩荡的春风似乎要飞起来。不用船桨就可以划船,水面泛起微光,仿佛沐浴着春天的阳光。回旋往复没有终点,谁说江湖不是好地方。举杯邀饮让座上的人,行乐常常觉得难得。一醉可以忘掉所有忧虑,念及亲人不要相违背。乘着日光再次来游,北林的景色渐渐变得芬芳。应该让鱼和鸟,了解我内心是无私的。 注释 - 泛舟三首:指《泛舟三首》
【注释】 下汴:即下江南,指从北方南下。 畏途心多惊:指心中充满恐惧。 强寝终不安:勉强入睡却总是难以安稳。 忠信:忠诚和信用。 行路难:形容人生路途艰难。 古今恶随波:古人说,“人不能改变历史的大方向”,所以即使努力也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势。 胡为出溷浊:为什么要出来搅扰这污浊的世界。 幽兴悠然宽:内心的愁苦和烦忧渐渐减轻了。 【赏析】
望九华山 九华非人境,闻誉不相识。 南浮大江波,始见苍翠色。 时雨初霁后,积霭尚融液。 九峰若惊龙,并跃云外碧。 森然耸牙角,未谓真是石。 问名审其实,欢喜惬所适。 恢奇一何甚,远想始开辟。 造化竞淫巧,斧斤恣雕刻。 不然何其功,不与嵩华敌。 我行宇宙间,若此曾未觌。 中国名山川,几何亢斯迹。 徘徊不能去,尘土愧行役。 平生乐间旷,时俗况迫阨。 携手宅岩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全诗共十句。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出城:离开城市,进入郊外。 - 简服谢车马:穿着简单的衣服,不辞谢车马的陪伴。 - 逍遥理轻策:在轻快的马匹上自由自在地行走。 - 平原草树美:平原上的草树非常美丽,可以看到秋天的色彩。 - 稍知人境殊:稍微知道了人世间的不同。 - 似与嚣尘隔:好像与喧嚣的尘世隔绝了一样。 - 悠悠出岫云:慢慢地从山中飘出的云雾。 - 杳杳归林翮
西阳池新舟邀府公游泛昔日贤人济河之意,固与今人共乐。 旷代属明德之人,至乐下及众生。 池台固旧赏,舟楫为新用。 忽疑江湖景,稍信风澜纵。 追参凫雁泳,历览鱼鳖动。 颇已寓高兴,矧今结舆诵。 啸歌一时适,顾盻万全重。 好勇知未能,乘桴自欣从。 【注释】: ①“昔”:从前。 ②“属”:通“嘱”,嘱咐。 ③“骛”:通“骛”,奔向。 ④“鹜”:通“骛”,同上。 ⑤“澹”:水波不兴貌。 ⑥“鹜鹜”:鸟鸣声
过士建中屯田居此君年六十请致仕所居蔽风雨而已 注释:经过士建中屯田而居,年已六十的诗人请求退休。他住的地方虽然简陋但却遮风挡雨。 市朝隐非一,躁静理不同。 注释: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宁静,治理方式和理念截然不同。 多君金闺彦,远有山林风。 注释:你有很多才华横溢的朋友,他们有着高远的境界和自然的风格。 千钟卧名利,三径入蒿蓬。 注释:我宁愿放弃千钟的美酒和功名富贵,选择隐居在荒芜的土地上。
出城 诗人出城,自由自在,下马探寻幽深之处。 译文 诗人走出城门,自便而行,放下马缰独自漫步探索。他发现田野荒芜,无人耕种;路上长满了蒺藜,而牛却四处游荡。不时地,他遇到饥饿的人们,他们挖掘野草以求生存。不只是因为老人和小孩,甚至有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他询问他们水源的情况,发现这里的河流宽广浩渺。诗人的住所已经很久没有住人了,周围的树木也因洪水而枯萎
泛舟 长啸望江汉,缅怀沧浪行。 因浮扁舟去,共尽幽人情。 译文: 在长啸中望着江汉,回想那沧浪的旅程。 乘着扁舟离去,一起享受这幽静的情意。 春日里天气晴朗,颍水近旁波光粼粼清澈见底。 杂花缤纷色彩斑斓,好鸟相和鸣声婉转。 解开缆绳顺流而溯,任由风儿吹拂任意航行。 心情畅快所以真快乐,世间名利都如过眼云烟。 兴尽时我们相与归,夕阳西下映照着东城的一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
诗句: 吾爱谢宣城,适意安独往。 虽联凤池步,不废山泉赏。 吾慕应休琏,感事能属书。 颇婴下流谤,独占仁智居。 寥寥二贤后,忽忽千载馀。 若士不可追,此风或在予。 延石象众山,决泉泻交渠。 林壤使我欣,不知岁月徂。 薜萝分蔽亏,松竹相扶疏。 时时四方客,顾此亦踟蹰。 傥遇钟子期,知子情所摅。 译文: 我喜爱谢宣城的文采和才华,他喜欢独自去欣赏自然。虽然他身居高位,但他并不放弃对山泉的欣赏
瘿木樽 先民任天真,吾得见其器。 其器云如何,盖若刳木类。 不戕生以戚,不伤材以蔽。 不以远见遗,不以枯见弃。 因其无用姿,授以有用意。 取彼自然象,廓此闳然制。 岂无雕磨工,不欲败淳粹。 岂无青黄文,不欲增巧伪。 其高岂无盖,不设簋簠制。 其下岂无舟,不著鸡鸟丽。 任真肆穫落,肯慕金玉贵。 儿童诮敦朴,妇女惊丑异。 岂若轻薄子,形容混兹世。 矜愚以相高,饰貌以自喜。 淳风陷衰薄,古道丧简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