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惟信
诗的原文 寒锁孤山见所长,断桥水冷月如霜。 自将一点春风恨,散作黄昏万斛香。 逐句释义 1. 寒锁孤山见所长 - 描述山梅生长在寒冷而孤寂的环境中仍然顽强地盛开的景象。“寒锁”意味着严寒的天气封锁了四周,使得梅花显得格外坚强和美丽。 2. 断桥水冷月如霜 - 描绘的是夜晚的景象,月光照射下的断桥(通常指杭州西湖上的断桥,因其位于湖中而得名)被冰冷的水包围,周围的环境显得异常清冷
注释: 孤雁其二 饮啄堪怜久弗齐,念群零落楚云西。羽翰纵有飞高势,月满芦花又独栖。 译文: 孤独的雁,它们的饮食和栖息都值得同情,因为长久以来没有同伴。我思念那些已经离群的同伴们。虽然雁的翅膀上有着飞翔的高速度,但是当月亮照亮了芦花的时候,它还是独自栖息在一个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孤独的雁,表达了诗人对同伴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人以“饮啄堪怜久弗齐”开篇
瓶中落梅 □英雪粲去难招,遗粉馀香亦暗消。 休说惜春人未老,小窗明月梦无憀。 注释: 1. □英雪粲:形容梅花的颜色像雪一样洁白。 2. 遗粉馀香:指梅花凋谢时留下的花瓣和香气。 3. 小窗明月梦无憀:意思是在月光下看着窗外的梅花,思绪万千,却难以入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瓶中残梅为题,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一句“□英雪粲去难招”
【注释】锦江:成都的别称,古蜀国的都城。宫苑:指宫殿。啼血:杜鹃的叫声如同在流血一样凄惨动人。未归人:未归的人,指思乡怀远之人。 【赏析】此诗以哀婉之笔写离情。首句“锦江宫苑已成尘”,写春去秋来,岁月变迁。第二句“啼血千年恨益深”,写杜鹃的哀鸣声如泣如诉。第三句“月满空山花满地”,写春色已老,满目凋零。末句“一声愁杀未归人”写杜鹃的哀鸣声令人心伤。全诗语言质朴、自然,而意境幽远、深沉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段:春日湖上 - 柳絮漫空雪样轻:描述了湖面上飘飞的柳絮,其轻盈如同雪花一般,洁白无瑕。 - 梨花风起近清明:提到随着春风的到来,梨花开始绽放,仿佛迎来了清明节的气息。 - 山南山北游人闹:描绘了山区和平原上的人们活跃的景象,人们在春日里出游,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解析】 “春梦谣”是题目,应是诗歌内容。 此诗为闺怨诗,写女子因思念远人而春眠惊起的情景。第一句写景,第二、三两句写女子的情态,第四句写她误入幻境,第五句以反问收束全诗,表达相思之苦。 【答案】 译文: 销金帐子覆盖着沉香的烟雾,头发梳成髻,金钗落枕边。 睡梦中不知春天已经过去,错把蝴蝶当成了亲人跟随着它过秋千。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思妇春愁的词,写她春困中惊醒后,魂灵儿不知春已归去
【注释】 1. 傍水秋千:在湖边荡着秋千。 2. 衔泥:用嘴衔取泥巴筑巢。 3. 双燕入谁家:双燕子飞进哪个人家? 4. 空山雨过晚风急,吹落墙阴红杏花:傍晚的山间雨过后,风吹得更加猛烈。风吹落了墙边的红杏花。 【赏析】 《春日湖上》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作者闲适自得的情怀。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清新流畅,形象鲜明,富有情致。
新竹 绿玉初抽粉尚深,清风便伴此君吟。 虽然未见凌霜操,已是先虚应物心。 注释: 1. 绿玉:竹子的嫩芽呈浅绿色,像玉一样晶莹剔透。 2. 凌霜操:指竹子能在寒冷的环境中生长,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题,描绘了竹的生长状态和特性。首句“绿玉初抽粉尚深”,形象地描绘了竹芽初生的嫩绿,犹如玉石般晶莹剔透。次句“清风便伴此君吟”,则将风与竹联系起来,仿佛是清风在陪伴着竹子吟诗作对
【注释】 重拜和靖墓:重访和靖的墓地。和靖,即杨时(1053-1126),宋代名臣,字中立,南剑将乐人。他以“程颐门人”而著称,与朱熹为至交,有诗“我行虽已远,吾道不须疑”。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特赠谥号“和靖处士”,葬南剑将乐。 片玉:指杨时之弟杨概,字中立。 沉山草亦珍:指杨概死后葬于和靖墓,山上野草也为之增色。 断碑残石当麒麟:指墓碑上刻着“和靖先生墓”,旁边还有一残碑
注释: 水边篱笆总是斜阳,策策西风卷白云。 万里秋光人不顾,蓼花、桐叶各自飘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长安时所作。首联两句写景。第一句“水边篱落总斜曛”,描绘出夕阳斜照,映照着水边的篱笆,给人一种斜阳的暖意。第二句“策策西风卷白云”则是对夕阳下西风吹动着云彩的景象进行描绘,给人以一种秋天的萧瑟之感。 颔联两句写诗人自己。“万里秋光人不管”,诗人感叹自己身在他乡,无法欣赏这万里的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