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惟信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是一首五言古体诗,下面是对其逐句的解释: 1. 辞史侍郎:这里的“辞”可能意味着放弃或辞去某职位,而“史侍郎”则是指历史或文献方面的官职。诗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政治变动、个人原因等)决定不再担任这个职务。 2. 事到依人易策勋(事到:事情发生;依人:依靠他人,依赖他人;策勋:获得荣誉):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往往会依赖他人来解决问题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理解与赏析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注释和全诗的内容,分析诗句中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拜和靖墓”是全诗的第一句,点明诗题,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第二、三两句写墓地上坟草年年青绿,梅花无人欣赏而飘落。这几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最后两句说:大概知道他的魂魄还留在梅花上,只有春风才能把他唤醒。表达了作者思念之情。 【答案】 ①“拜和靖墓”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闺怨诗。首句“雨声云气暮萧萧”,点明时间是黄昏,以风雨之声响起,云气四布,暗寓秋雨愁风,气氛凄凉,渲染了深秋的悲凉景象。第二句“罗扇恩疏井树凋”,诗人用“井树”喻指女子,井边枯黄的梧桐树,秋风萧瑟,树叶零落。“罗扇”则暗示着女主人手中没有扇子,无法驱赶那肆虐的狂风。这里用一“疏”字,写出了女主人的孤独寂寞和内心的悲愁哀怨。第三句“心事暗随归梦去”,女主人的心事
《寄东畎曹侍郎》是宋代诗人吴惟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结网求鱼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结网求鱼事已迟,却非春草不归诗。斜阳一片山如画,更把心期付与谁。 诗句翻译: - 结网求鱼事已迟:“结网”指的是编织渔网,而“求鱼”则暗示着捕鱼的行为,这里可能暗喻着一种追求或期待。这里的“事已迟”意味着这种追求或期待已经晚了
【注释】 1、闺怨:女子思念丈夫,怨恨男子的诗。 2、病起伤春独倚门:病中起,因伤春而独自倚着家门。 3、唤人鹦鹉隔帘闻:叫来的人用鹦鹉隔着帘子说话,听不清楚是谁在说话。 4、无情最是东风恶:无情的是东风,最讨厌的就是东风。 5、瘦却梨花一片云:把花吹成一朵一朵地落下了,好像一片云彩。 赏析: 《闺怨》是唐代女诗人李清照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一个因病起后,因伤春而独自倚门的女子的形象
【注释】 断碑:残损的石碑。 孤冢:指坟墓。 道士房:道士的居所,这里泛指山林。 梅花:指梅花树。 【赏析】 《雪后孤山》是一首咏物诗。此诗前二句写孤山之景,以“孤冢”、“苍苍”点出孤山的荒凉,“断碑”则表明其荒废,而“鹤自飞归道士房”又为孤山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后两句写诗人寻梅未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注释】 惜:吝惜。君:你。天涯明月空相忆,寒雁无声入断云:明月高挂天边,我遥望你所在的地方,却只能空相忆。而寒雁飞过断云,也无声地掠过我的思念。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诗人任江陵府法曹参军时,送别友人上官良史而作。全诗以“赠别”为题,但并非单纯写离情别绪,而是借宴饮歌舞场面来抒写自己的豪情和壮志。 首句“不惜黄金一醉君”,言自己与友人同在官场,彼此都应珍惜时间,不白白浪费时光
注释:宫殿高耸在五色的云中,白鹤摇动松林中的露水洒落在路上。洞府的大门紧闭,不让人将东风吹入,只留下桃花满院的春色。 赏析:此诗写春天景色,描绘了仙家洞府的秀丽风光。首句写宫观高耸于云端,形象地表现出它高峻而神秘;二句写仙家洞府之深幽,白鹤与松露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三句写洞府大门紧闭,不让东风进入,显示出洞中桃园的生机盎然;末句写洞内桃花盛开,把春天的气息留在了人间
【注释】 1. 水光只肯净涵虚:水光,指水面上反射的阳光;只肯,是愿意的意思;净涵虚,是指阳光照到了水里。 2. 分浦通村路却无:分浦,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南通附近;通村路,指的是连接乡村的道路;却无,意思是说道路两旁并没有树木,没有遮挡。 3. 风日向低鸿雁落:风日向低,是形容天空中太阳和云彩的位置比较低;鸿雁落,是指鸿雁在地面上休息。 4. 钓竿一半出菰蒲:钓竿,是钓鱼时使用的长竿子;菰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概括诗句所表达的意境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以下要点:首先明确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进行答题。注意翻译时要忠于原诗,不遗漏,不随意添增。此诗首联写诗人在水边立望所见景象;颔联写诗人归途遥远,心绪难平;颈联写日落之后天风急起,寒鸦飞落野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