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惟信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胜概未教容易见,必须委曲一登跻。 - 这句话意味着美好的景色不易见到,需要通过曲折的途径去攀登才能看到。 - 注释:胜概——美好的景观或意境;委曲——曲折的路径;登跻——攀登。 2. 到天不觉乘槎远,出洞方知采药迷。 - 这里表达了到达高处时,才发现距离原来的位置已经很远,进入洞穴后才感到迷路。 - 注释:乘槎——指乘坐木筏,比喻达到高远的地方;出洞——走出洞穴。 3
【注释】 百年身已任浮沉,但得幽居不厌深。鹤立庭阶花寂寂,莺声池馆柳阴阴。看书消豁三竿日,琢句驱驰一寸心。莫为无才人所弃,携壶野逸自相寻。 【赏析】 《幽居遣怀》,这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和抒发志向的诗。全诗语言朴实,意境高远,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首联点出自己“百年身已任浮沉”的身世之感;颈联写景,以花、莺、柳烘托出一种闲适的气氛;尾联则抒发了作者的情怀:不为世俗所动,仍坚持自己的志向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的诗,通过对梅的各种形象和特征进行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独特。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掀蓬梅:这句诗描绘了梅花盛开的场景。"掀蓬"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盛开的姿态,如同掀开蓬帐一样,展现出勃勃生机。"梅"直接点明了主题。 - 断桥日老水弥茫:这句诗描绘了断桥残雪的景象。"日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水弥茫"则形容水面宽阔无边,与前一句中的"掀蓬"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流离失所、颠沛流离的无奈和哀伤。 孤雁其一 成行远远别衡阳,岂道如今却断行。 声咽为啼千嶂月,翅低因负五更霜。 虽云传信元无托,纵不遭烹亦可伤。 遥相倦飞沙上去,芦花吹雪水茫茫。 注释: 1. 成行远远别衡阳:雁群排成直线飞行,远远地离开了衡阳(今湖南衡阳市)。 2. 岂道如今却断行:难道说现在它们却不再飞行了吗? 3. 声咽为啼千嶂月
【注释】 1. 灞桥:位于今陕西省长安县,是古时长安通往东都洛阳的必经之地。烟水:指灞桥周围的景色。柳树成荫,烟雾弥漫。碧沉沉:形容柳色翠绿深重。万缕低垂:指柳枝垂下无数条柳丝。结翠阴:指柳丝下垂,遮蔽了行人的阳光。 2. 学舞:这里指的是女子学习舞蹈。腰肢:指女子纤细柔美的腰身。风外细:指女子舞蹈时轻盈曼妙,如风中柳絮般飘逸。 3. 凝愁:形容女子内心忧愁重重。颜色:指女子的脸色。雨中深
【译文】 喜欢那连山的雪映着溪水,南枝不要笑北枝低。扬州有个客人与我吟咏同韵,湖上何人能品评我的诗篇。云未商量春后雪,花先零落雨中泥。清愁一点无归着,回首东风起杖藜。 【注释】 雨中对梅:在雨中观赏梅花。何户曹:诗人的朋友。何户曹,即何满子,诗人的朋友,因曾作“何许满山横玉笛,一声声送几行秋”的《竹枝词》而闻名。 爱:喜爱。 连山:连绵不断之山脉。雪映:积雪映射。 南枝休笑北枝低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林间曾见入檐低”“忽有香来即是题”两句,描写了一幅梅枝斜挂,香气袭人的图景,生动传神地勾勒出了一幅幽雅清秀的梅花图画。 【答案】 注释: 雨中对梅寄何户曹(诗人在雨中对着梅树写诗给户曹)。 休说登山与绕溪,林间曾见入檐低。 尽开花去浑如雪,忽有香来即是题。 九客不容同气味,六宫回首隔云泥。 策勋商鼎何愁晚,幽意分明在短藜。 赏析: 此诗为作者雨中对梅作的题画诗
【注】懒翁:诗人自指。俞进可:即俞大猷,明末抗清名将。 春来一解颜,春多风雨怯衣单。 望望春来一解颜,春多风雨怯衣单。 译文 春天来了,我终于可以宽心地笑了,但春天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到害怕,因为天气太冷了。 柳烟漠漠山堂晓,梅雪纷纷水国寒。 赏析 “曾懒翁复寄俞进可”,是说诗人曾懒(字子厚)又写信给他的朋友俞进可。诗题下原缺作者姓名,据《全唐诗》补为曾懒翁,并注明曾懒字子厚、号北湖居士,长沙人。
```markdown 曾懒翁复寄俞进可 银台花落夜将阑,天亦那知客思单。 鹤帐不知云外梦,燕堂空锁雨中寒。 千年风雅教谁主,一卷离骚合自看。 又恐孤山梅渐老,明朝问路过长安。 诗句注释 - 银台: 古代帝王宫殿的楼阁。 - 花落: 花朵凋零落下。 - 夜将阑: 夜晚即将过去。 - 天亦那知: 天空也难以理解。 - 客思: 客人的思乡之情。 - 鹤帐: 帐篷像仙鹤一样高耸。 - 云外梦:
谢平江吴守送万寿安泊万间垂芘一夫穷,应念空成白首翁。 且喜有僧同夜话,不愁无路借春风。 江湖气吐诗坛下,星斗光生剑匣中。 从此自知当变化,梦魂先别灞桥东。 注释: ①谢平江:指诗人的朋友,平江人。②万间垂芘:形容房屋众多。垂芘,即“垂翼”,引申为遮蔽。③一夫:一人。④空成白首翁:白白地度过了晚年,即指年老力衰。⑤且喜:高兴地说。⑥僧:僧人。⑦江湖气:豪放的气概。⑧剑匣:剑鞘,比喻胸怀。⑨灞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