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庚
诗句解析: 1. 秋夜 - 描写了秋天的夜晚景象,气氛凄凉。 2. 十分秋色满轩窗 - “十分”形容秋天的颜色浓郁,覆盖整个窗户。 3. 景物凄清夜气凉 - 描述的是秋天夜晚的景象,环境显得寒冷而清幽。 4. 筛月帘栊金锁碎 - 月光透过帘栊(窗前的装饰)撒在地上,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 5. 捣霜砧杵玉丁当 - 用“玉”来形容砧杵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是玉石撞击发出的声音。 6.
【解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本题考查理解默写以及诗歌内容理解鉴赏能力。 (1) 本诗首联写送别王琴所之澉州,晨星寥落曙光浮,柳岸风轻送客舟。黎明时分,星光稀疏,曙光初现,柳岸边上微风轻拂着送行的船帆。诗人用“寥落”一词,写出了天边残星的稀少,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寄峡山胡府判 鉴湖狂客又西湖,笔砚生涯计已迂。 五斗自惭腰可折,四方安得口能糊。 家山迢递乡心远,灯火凄凉客影孤。 莫误风前看落雁,尺书还肯寄来无? 注释: - 鉴湖狂客又西湖:指诗人自己再次来到风景如画的鉴湖(位于浙江省绍兴市)。 - 笔砚生涯计已迂:形容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曲折,难以实现。 - 五斗自惭腰可折:形容自己因为贫穷而感到羞愧。 - 四方安得口能糊:意思是说在四面为敌的困境下
诗句释义: 1. 凉入虚堂睡思浓,夜深剪尽烛花红。 - “凉入虚堂”描述了一个凉爽的氛围或感觉进入到空荡的屋子里。"虚堂"可能指宽敞而空旷的房间,给人一种寂静的感觉。"睡思浓"表达了作者因为夜晚的到来而感到困倦,难以入睡,从而产生了浓厚的思念之情。"夜深剪尽烛花红"中的“剪尽”意味着将蜡烛吹灭,“烛花红”描绘了蜡烛燃烧后留下红色的痕迹,象征着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2. 光摇珠箔梧桐月
【注释】: 1.北山:指吴实斋的别业所在之地。 2.胜南山:胜过南山。 3.樵斧伐云:樵夫砍柴时,伐木的声音如同在云中砍击一般。 4.渔榔敲月:渔人用鱼网打鱼时,敲击着鱼网发出的声音如同月亮般清脆。 5.竹屋数间:几间竹屋。 6.尘不到:尘埃落不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吴实斋北山别业的佳作。全诗以“胜”字起头,以“尘不到”结尾,一气呵成,表达了对主人的赞赏和羡慕之情。
【诗句释义】 依绿亭:坐在绿亭中。 数椽潇洒瞰清漪:数间房屋,宽敞舒适地俯瞰着清澈的涟漪。 荡漾烟霏欲湿衣:水波荡漾,雾气蒸腾,仿佛要沾湿衣衫。 阑角寒光摇翡翠:翠绿色的栏杆上反射出的冷光在波动。 檐牙倒影浸琉璃:屋檐上倒映在水中,像琉璃一样透明。 荷边鼓瑟游鱼听:荷花边上有鱼儿在听瑟音,仿佛在欣赏音乐。 柳外敲棋睡鹭飞:柳树旁边有人在下棋,而睡梦中的鹭鸟被惊醒飞走了。 洗尽红尘青眼客
【赏析】 这首诗是张耒晚年在汴京时所作。诗中写诗人因思乡之苦,而欲归故乡的心情,以及归乡后的所感。全诗以“秋”为题,但并没有直接描写秋天景色,而是从诗人的主观感受出发,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天容凝碧换秋容”,是说天空的颜色像凝固的碧玉一样,换上了秋天的颜色。这一句通过颜色的改变,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 第二句“残暑泠然一洗空”,意思是说夏天的炎热已经消失,只剩下清凉
诗句原文: 1. 寂寞园林三月时,客中几度见春归。 2. 柳眉绿皱莺无语,花脸红销蝶懒飞。 3. 节物暗催双鬓老,功名长与寸心违。 4. 百年身世成何事?回首西山又落晖。 译文: 1. 在寂静的庭院中度过一个春日,多少次我在异乡目睹了春光逝去。 2. 柳树垂下的绿色眉毛仿佛在叹息,黄莺无声地站在枝头;花朵逐渐凋零,而蝴蝶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不再飞行。 3. 岁月无情地催促着双鬓变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月夜次修竹韵 释义:月光照耀下,诗人在修长的竹子旁徘徊,吟唱着。 译文:在月光的照耀下,我在修长的竹林边徘徊吟唱。 注释:次(zhù)——在此处表示“在……旁边”。 赏析:《月夜次修竹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自己的情感与周围环境的结合,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宁静和深远。 徙倚吟阑傍野塘,古谯莲漏滴更长。
诗词原文 舟次樗蒲庙短棹冲寒过浦东,扁舟一叶载诗翁。 断烟流水残云外,古木荒祠夕照中。 吟罢小楼何处笛? 酒醒孤枕半江风。 潮生潮落朝还暮,堪叹人生自转蓬。 译文 在寒冷的冬日里,我乘着小船穿过浦东的江面, 扁舟一叶承载着我这位诗人。 在断烟、流水、残云之外,古老的树木和荒废的祠堂映衬着夕阳的余晖。 我在空荡的小楼上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 醒来时只感到被半江的风所唤醒,身心俱疲。 潮涨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