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庚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读懂内容,理解其意思,然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艺术特点。 【译文】 乾坤主宰的奥秘难窥,识破端倪便可知;阳在阴中运动形成太极,阴阳剥尽必复露出真机;造化自有经纶处,生意元无间断时;万象皆春从此始,细参羲画究精微。 【注释】 见天地心:语出《论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为见到贤人就想到要向他学习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白雁 - 描述的是一只白色的大雁。 2. 征鸿素缟过南楼 - 大雁如同身着白色礼服一样飞过南方的高楼,这里的“征鸿”指的是远行的候鸟,通常象征着迁徙或旅行。 “素缟”则是指纯净的白色,形容其洁净无瑕。 3. 衣褐同群孰与俦 - 这里用“衣褐”形容大雁穿着褐色的羽毛,而“孰与俦”意味着与同类相比如何。 4. 云外排行分玉李 - 大雁在云端排成队伍如同排列着珍贵的玉李
诗句释义 1 湖海难:表示在广阔的湖海中,人生如浮萍一般难以把握。 2. □鬓易丝,平生壮志与心违:这里的“□”可能是指“白”,表示头发变白,而“丝”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时间或岁月的象征。"平生壮志与心违"意味着作者一生的宏大抱负与现实生活的挫折和失望相悖。 3. 一千里外家何在,三十年前事已非:描述了一种远离家乡、年华已逝的情绪。这句话表达了对远方家国的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 4.
诗句注释与解析: 1. 上李承旨学士 - 这句诗表明了对某人(可能是翰林学士,即皇帝的文学顾问)的致敬。"上李"意味着向李学士致敬或请求指导。 2. 中朝人物总称贤 - "中朝"是指朝廷或中央政府,“人物”指的是那些在朝廷中担任要职的人。"总称贤"表示这些人普遍被认为是贤能和智慧的。 3. 恬退闲居又几年 - "恬退"意味着淡泊名利,选择隐居生活。"闲居"则表示一个人过着宁静、悠闲的生活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及其翻译: 哭别月村(注释) 三山秀气孕英奇,表表才名冠一时。 唐殿策高蕡不第,荆州人去粲何依。 传家有子犹堪羡,埋骨无山亦可悲。 留得帚金诗稿在,灯窗读罢泪沾衣。 我们对每一联进行逐一解析: 第一联: - 三山秀气孕英奇:这里的“三山”指的是中国浙江省的舟山群岛,因其三面临海而得名。而“秀气”则形容这里山水秀丽,环境优美。“孕英奇”意味着孕育着英才和奇才
【诗句释义】 烛光下飞杯行乐,客人在山中,一起观赏明月高悬云端。 粘天水阔月光湿,卷海风高蜃气寒。 与友人相会,幸逢三个贤能之人在场,娱情休恨四并难。 座中有能诗的人,便作唐诗顾况看。 【译文】 在烛火闪烁的夜晚,我们欢聚一堂举杯赏月。 我们在山中一同欣赏那皎洁的明月,它如同挂在云端。 月亮如镜,映照着辽阔的天空,月光洒落,湿润了大地。 海浪翻滚,卷起了阵阵风浪
梅魂 梦觉罗浮迹已陈,至今想像事如新。 相思一样窗前月,似见三生石上春。 的的孤芳冰气魄,疏疏冷蕊雪精神。 料应楚些难招至,欲倩花光为写真。 注释: 1. 梦觉罗浮:醒来后回想起梦中游历罗浮山的情形。罗浮山在今广东省增城县,是岭南名胜之一。梦觉,即从梦境中醒来之意。 2. 至今想像:至今仍然能够想象。想像,想象、幻想。 3. 相思一样:如同相思一般。 4. 窗前月:指月光。 5. 三生石上春
寄月山少监 南北相望各一天,江湖久别思凄然。 迢遥道路三千里,倏忽光阴五六年。 清节立朝君可羡,白头为客我堪怜。 折梅难寄江南信,惟有新诗数十篇。 注释与赏析: 1. 南北相望各一天:诗人通过“南北相望”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和友人之间相隔遥远的距离感。这里的“一天”可能指的是两地之间的距离或时间的差异,暗示着两人之间的思念之情和距离感。 2. 江湖久别思凄然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七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梦断膏粱记几年,舍身事佛绝尘缘。 注释:梦中已经忘记了多年以前在富贵人家的生活(指“膏粱”即精美的食物),为了出家修行而放弃世俗生活,断绝了与尘世的一切关系。 2. 把茅盖屋孤峰顶,片衲蒙头万竹边。 注释:在孤独的山峰之巅盖起了茅草屋(片衲即片布,形容简陋),头上只披着一小块布(片衲蒙头),四周被万株竹子环绕。 3
暮秋时节,景色荒凉,触景凭高思渺茫。 归隐生活清闲淡泊,像陶渊明一样,苦吟瘦如沈东阳。 晚浦烟雾横亘蒹葭翠碧,寒林霜落橘柚黄橙红。 追忆汉宫往事,赐萸宴罢谢君王宠恩情。 注释: 1. 暮秋景物觉荒凉:秋天的景物显得萧瑟凄凉。 2. 触景凭高溯杳茫:面对美景,我不禁感慨万千,思绪飘渺。 3. 归隐清如陶靖节:归隐的生活让我感到清新宁静,如同陶渊明一般。 4. 苦吟瘦似沈东阳:我苦苦吟诗,身体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