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玑
登滕王阁 重重楼阁倚江干,岸草汀烟远近间。 春水生时都是水,西山青外别无山。 云归长若真人在,风过犹疑帝子还。 自古舟船城下泊,几人来此望乡关。 诗句释义 1. “重重楼阁倚江干”:这句形容滕王阁的建筑群重叠排列,如同层层叠叠的楼阁,直接点出滕王阁的宏伟和历史地位。 2. “岸草汀烟远近间”:描绘了站在高处俯瞰时,岸边的草地和远处的汀洲,以及随风摇曳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广阔的自然景观。
【注释】 见:“见到”、“目睹”的意思。皇家:皇帝的家族、亲族,这里指代徐侍郎的家族。 元城:古地名,这里泛指地方。御史:古代官名,负责监察。 扶宗社:扶助国家。 慈闱:母亲的别称,这里特指皇帝的母亲太后(孝文帝改“慈母”为“慈闱”,以避讳)。解颜:舒展笑容,形容脸上露出笑容。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中书舍人时期,是作者送徐侍郎南迁时所作。首联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原因,二联写徐侍郎的为人和才能
诗句原文 尘埃几泯寸心清,晨起孤吟在水亭。 晴景淡红烟景白,近山浓绿远山青。 初因薄宦成羁旅,忽伴轻鸥落渚汀。 安得数年居此地,待须长日补骚经。 注释与解析 - 尘埃几泯:形容清晨时分,空气中的尘埃几乎消失,使得心境变得清澈如水。 - 晨起孤吟:早晨醒来独自吟诵诗句。 - 水亭:水边的亭子,常常用来寄托诗人情感的地方。 - 晴景淡:晴朗的天空呈现出淡淡的色彩。 - 烟景白:天空中云雾缭绕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评价诗歌的风格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既涉及诗句内容的理解,又考查考生对作者感情、思想及创作风格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方向和要求;然后应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注意要逐句逐节地分析;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答案。 “六月归途”是这首诗的题目,题目中包含一个关键信息“六月”,
【注释】 过:经过。扁舟:小船。菱歌:采菱女们唱的歌。淡云:指轻飘的云层。连天白:形容天色湛蓝。矧(shè):何况,况且。永和:即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有《兰亭集序》。 【译文】 秋天在湖楼正好可以度过,扁舟窈窕随着采菱女歌声而荡漾。 淡云遮月满天都是一片白色,远处水色凉爽入夜更觉凄寒。 已是高人难聚,更何况佳节,我们共吟同咏。 明天此集喧闹喧城市,应说风流胜过永和时。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田园诗。全诗通过描写东山道院的自然风光和宁静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句解析: 1. 古院嵚𡼭石作层:古院,即古老的庭院。嵚𡼭,指高耸的岩石。这句话描述的是道院周围环境的特点,岩石高耸,形成层次感。 2. 绿苔芳草近郊坰:绿苔和芳草指的是道院周边的自然环境,郊外是指道院位于郊外。这句话描绘了道院周围的植物生长状况,绿苔、芳草茂盛,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注释: 湘水知道有几股支流,到了湖面相汇合。 烟深云梦晓,风静岳阳秋。 送子方行役,令予忆旧游。 文书时正省,赋咏可登楼。 译文: 湘水知道有几股支流,到了湖面相汇合。 在烟雾缭绕的早晨,云雾漫过整个云梦泽,清晨的景色如此宁静。 送你离开这里,让我回忆起我们过去一起玩耍的时光。 文书和奏章都在处理中,我还可以写诗作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赏析: 首联“湘水知几派,到湖相合流”
梅坡 浅水低坡几树苔,冷光摇动玉尘埃。 横斜直似安排得,古怪多应折损来。 洁白要须侵夜看,飘零却是被春催。 闲来立断清风影,一片飞香落酒杯。 注释: 梅坡:指诗人居住的园林,因种有梅花而得名。 苔:苔藓类植物,常见于潮湿的环境。 玉尘埃:形容月光或灯光照在苔藓上,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 横斜直似安排得:指梅花的枝条和姿态随意而自然,仿佛是精心布置的。 古怪:与众不同,独特。 侵袭:侵蚀、侵入。
注释: 1. 访湖友:拜访隐居的友人。 2. 南湖:即南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面。 3. 乞得闲来访隐居:得到空闲时间来这里看望隐居的友人。 4. 篱菊长:篱笆边上的菊花盛开了。 5. 才无暑气:刚刚没有了夏天的气息。 6. 渚莲疏:小洲上的莲花稀疏了。 7. 古画:古代的画作,这里指墙上挂着的画像。 8. 案上尘编半佛书:书桌上尘封的书籍中有很多佛法的书。 9. 稚子:小孩子。 赏析:
壬戌二月 壬戌是干支纪年,指农历正月初九。 山城二月景如何 描绘了春天的山城景色,询问二月的山城景色如何? 行处时时听踏歌 行走在山城中,经常可以听到人们边走边唱的踏歌。 淡色似黄杨叶小 描述的是黄色的花瓣,像黄杨树叶那样细小而淡雅。 浓香如蜜菜花多 花香浓郁,就像蜜菜花一样繁多。 春容每到晴时改 春天的景色,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其美。 天气偏从雨后和 即使天气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