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玑
以下是对《题李商叟半村堂》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住屋半依村 - 注释:住屋的一半建筑靠近村庄。 - 译文:我的住宅的一部分是建在村庄边上。 - 赏析:这句诗通过“半”字表达了诗人住所与村庄之间的亲密关系,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而又不失联系的宁静生活态度。 2. 先生气貌尊 - 注释:先生(即李商叟)的气度相貌令人尊敬。 - 译文:李先生的气质相貌让人感到尊贵。 - 赏析
【注释】 1. 孤坐:独自静坐在室内。 2. 晨起犹孤坐:早晨起来仍然孤独地坐着。 3. 瓶泉:指用瓶子装的泉水。待煮茶:准备烧水沏茶。 4. 寒烟添竹色:冷清的炊烟飘进竹林,使竹子的颜色更显清幽。 5. 疏雪乱梅花:稀疏的雪花落在盛开的梅花上,使梅花更加纷乱。 6. 独喜忘时事:独自喜欢这种与世事无关的宁静和快乐。 7. 谁知改岁华:谁能知道岁月如何改变,年华如何消逝。 8. 多君能过此
【注释】 1. 一雨:指春雨。 2. 郊原:郊外的平原。 3. 高田水过低:高的田地淹得低的田地都湿了。 4. 荷锄:扛着农具。 5. 稚子:年幼的孩子。 6. 馌亩:在田间除草。 7. 伺良妻:侍奉好的妻子。 8. 老去:年纪已大。 9. 知谁许:知是谁允许。 10. 归欤(yú):语出《诗经·豳风·鸱鸮》:“予羽谯周,归欤来思,天之涯也。”意为:我的羽毛已经稀疏,回家去吧,天边啊! 11.
星郎复持节,垂榻待君来。 星郎指诗人自己,因有官职在身,故曰“复持节”。 垂榻,即“垂帘”,指接待宾客之用的帐幕,借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又醉闽溪酒,因沾谢屐苔。 闽溪,福建的一条河流,此指建阳一带,诗人曾居此地。 谢屐,一种古代鞋履。据《晋书·郭璞传》载:郭璞为安东参军,经吴入洛,过周处故居,于庭中植橘树,每食辄满,因呼为“支公橘”。后因以“谢屐”借指隐者。 天寒松子落,腊月茗花开。 天寒
宿寺 古木山边寺,深松径底风。 独吟侵夜半,清坐杂禅中。 殿静灯光小,经残磬韵空。 不知清梦远,啼鸟在林东。 注释: 1. 古木山边寺:指一座位于山边古老的寺庙。 2. 深松径底风:形容山间小路两侧长满了深深的松树,一阵风吹过,松涛阵阵,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3. 独吟侵夜半:独自吟咏到深夜。 4. 清坐杂禅中:在禅意的世界中静静坐着,享受着内心的平静。 5. 殿静灯光小
冬日书怀 闲庭黄叶满,园树尽玲珑。 寒水终朝碧,霜天向晚红。 蔬餐如野寺,茅舍近溪翁。 非是分嚣寂,由来趣不同。 注释: 1. 闲庭黄叶满:庭院中落叶堆积,显得萧瑟。 2. 园树尽玲珑:园中的树木枝干修长,叶片繁密,宛如精致的雕刻。 3. 寒水终朝碧:冷冽的河水在早晨始终清澈碧绿,象征着寒冷而清新的季节。 4. 霜天向晚红:到了傍晚,天空被霜染成一片淡淡的红色,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 5.
霜鬓晓星明,寒天如水清。 风穿窗眼入,冰生砚池中。 瘦梅枝影斜,干竹叶声脆。 明月最光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如果诗歌中有景物描写的一定要答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最后还应抓住形象和语言两方面展开分点作答。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诗中的意境,答题时要注意“意境”是主观性很强的一个概念,它需要考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去把握。 本题中作者写自己辞官还家后清瘦少颜
注释: 中川人语别,南国夜何其。中川的方言让我依依不舍,南方的夜空多么宁静。 江迥风来急,山低月落迟。江流广阔,风声疾急;山峰矮小,月亮升起晚。 缆从前浦远,角在古城吹。缆绳从前面江岸伸向远方,号角在古城墙上传响。 五亩耕锄地,何当手共治。五亩田地,何时能亲手耕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离别故乡的情感。首联写离别时的情景,中川的方言让人依依不舍,南方的夜空多么宁静。第二联写江流广阔,风声疾急
【注释】 1. 夏日:夏天。 2. 书困:因为读书而感到疲倦。 3. 当檐立:站在房檐下休息。 4. 微风动鬓毛:一阵微风吹拂,使头发轻轻飘动。 5. 桐阴遮井暗:梧桐树的阴影遮住了井口。 6. 莺语出林高:黄莺在林中鸣叫。 7. 执热思时雨:在炎热的时候盼望下雨。 8. 如疲得美醪:如同劳累后渴望美酒一样。 9. 居然吟思起:突然兴起了吟诵的念头。 10. 独步几周遭:独自漫步了好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