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圭
【注】 1.《唐多令》词牌名,又名“更漏子” 2.梁绕:指桥。 3.锦字:指书信。 【注释】 1.明艳注秋波: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丽如秋水般明亮动人。 2.轻松绾髻螺:形容女子发髻松散,如同螺蛳形状。 3.怕逢人、先敛双蛾:害怕遇到陌生人,不敢直视他人。 4.怯雨羞云情未稳:害怕下雨和云彩,情绪尚未稳定。 5.佳会少,远离多:表示离别时难以相见。 6.清歌:清脆悦耳的歌曲。 7.兰舟肯再过
【题郑子实秋溪钓雨图】 水墨淡淡,烟雨蒙蒙。 溪抱前山,人倚孤篷。 我怀季鹰,感慨秋风。 身羁洛下,兴寄吴淞。 注释: - 水墨淡淡:用淡淡的水墨描绘出山水画。 - 烟雨蒙蒙:描述雨雾朦胧的景象。 - 溪抱前山:水流环绕着前面的山峦。 - 人倚孤篷:有人靠在小船(孤篷)上。 - 我怀季鹰:我怀念季鹰这个人物。季鹰可能是古人的称呼。 - 感慨秋风:对秋风感到感慨。 - 身羁洛下:身体被囚禁在洛阳
注释:在寂静的山林中,暮色中的细雨纷纷洒落;枯枝上,早晨的霜雪洁白晶莹。 我在此听到猿啼声,心中不禁悲切如断肠。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点明题意和环境气氛。空山之中,雨打落叶,风吹枯藤。次句描绘了一幅寒山夜雨的画面。“晓霜”二字,不仅写出了时间是清晨,还写出了天气之凄清。末句以“闻”字领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这首诗通过写猿声,抒发作者羁旅异乡、思乡怀亲的感情。全诗构思新颖
注释:楚山没有人烟,鸟儿们在这里相互嬉戏。有的鸟儿在巨大的石头上栖息,好像您那样高耸入云。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猿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首句“楚山无人”,点出地点是楚国的山中,没有人类的踪迹;次句“群戏树颠”,则说明树上有鸟儿在嬉戏,表现了鸟的活泼可爱。第三句“或据大石,如君长然”,进一步描绘了猿石的特点:它矗立在高处,好像一位高贵的长者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情感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特别是要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以及诗人的情感和意境,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达技巧的特点。 “残花剩柳”四句:送别时,春光已逝,花木凋零,莺啼鹃啼。邮亭别馆,分别在即,听三叠阳关曲声尚未尽,便手执杯盏劝饮离别之酒。这三句点明“送幕职”,为下文写别作铺垫。 “政坐诸君,久烦老子”二句
【注释】: 1. 点绛唇:词牌名。 2. 笑靥(yè):指女子的笑容。 3. 金钗(chāi):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由金制成,形如两叉插入头发。 4. 凤枕:用凤凰鸟形状的枕头。 5. 月地云阶:指月亮照耀着大地,云雾缭绕着台阶。这里比喻恩爱夫妻的生活。 6. 何日重携手: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手牵手呢? 7. 齐眉相守:一起并肩而坐,互相照顾。 8. 愿得从今后:希望从此以后。 【赏析】:
注释:高耸的翠玉峰上,鹭鸟点点,湖面上泛起层层细浪。湖水宜雨也宜晴,映衬着山色更美。荡舟越女的莲叶碧绿如染,驻马柳树的荫影青葱可喜。折花调情,诉说内心衷肠。 赏析:此词写景兼抒情,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来抒发感情。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雅恬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沁园春·送李同知之官邺都 东西二都,史载循良,不五六人。记南阳有召,颍川有霸,并州如郭,河内如恂。直比朱弦,清伴古镜,吏自秋霜民自春。如公者,守廉平二字,近古名臣。 棠阴手种方新。又五马翩翩邺水滨。想台高铜雀,尚留遗迹,堂深画锦,空锁凝尘。琴瑟从容,雅歌缓带,美政遥知达紫宸。期年后,看快行宣召,班冠廷绅。 【注释】 1. 东西二都:指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 2. 循良:守法公正贤明。 3. 南阳
点绛唇 永夜无聊,更堪点滴听檐溜。枕寒难就。堆乱床衾绣。 人面桃红,还忆擎将手。君知否。倚门独守。又是清明后。 【注释】 ①点绛唇:词牌名,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②无聊:烦闷、闲散。 ③檐溜:屋檐下的水滴声。 ④枕寒难就:枕头冷了,难以入睡。 ⑤堆乱:杂乱无章。 ⑥人面桃红:形容女子的面颊像桃花一样红润。 ⑦擎(chéng)将:用手捧着。 ⑧君: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指情人。 ⑨又
【注释】 玉体纤柔:女子的身姿,纤细而柔美。 照人滴滴娇波溜:照得人如痴如醉,像水珠一样晶莹剔透。 填词未就:填词,即创作诗词。 迟却窗前绣:迟迟不把诗写下来。 一幅花笺:一张精美的书信纸。 适与何人手:正好给谁送去。 还知否:知道吗? 孤灯坐守:孤独地坐着等待。 渐入黄昏后:天色已晚,逐渐进入黄昏时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阁中人的闺情之作,通过细腻的描绘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