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二都,史载循良,不五六人。记南阳有召,颍川有霸,并州如郭,河内如恂。直比朱弦,清伴古镜,吏自秋霜民自春。如公者,守廉平二字,近古名臣。
棠阴手种方新。又五马翩翩邺水滨。想台高铜雀,尚留遗迹,堂深画锦,空锁凝尘。琴瑟从容,雅歌缓带,美政遥知达紫宸。期年后,看快行宣召,班冠廷绅。

沁园春·送李同知之官邺都

东西二都,史载循良,不五六人。记南阳有召,颍川有霸,并州如郭,河内如恂。直比朱弦,清伴古镜,吏自秋霜民自春。如公者,守廉平二字,近古名臣。

棠阴手种方新。又五马翩翩邺水滨。想台高铜雀,尚留遗迹,堂深画锦,空锁凝尘。琴瑟从容,雅歌缓带,美政遥知达紫宸。期年后,看快行宣召,班冠廷绅。

【注释】

  1. 东西二都:指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
  2. 循良:守法公正贤明。
  3. 南阳:东汉末年的郡名,属河南郡。
  4. 颍川:东汉的郡名,属于豫州。
  5. 郭:即郭门,城门外的大道。
  6. 河内:今河南省武涉县一带。
  7. 朱弦:古代琴弦用朱砂涂漆。这里指琴瑟。
  8. 古镜:指古铜镜。
  9. 秋霜:比喻为官清廉。
  10. 公:此处是尊称李同知(李膺)。
  11. 棠阴:即棠阴树或棠梨树。这里指种植于官府的树木。
  12. 五马:古代官吏出行时所乘马,五马并行。这里借指官员。
  13. 台高铜雀:即铜雀台,汉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邺地建铜雀台。这里是以邺地为背景。
  14. 画锦:形容堂中华丽装饰。
  15. 琴瑟从容:琴瑟和谐而舒缓,喻指官员们治理政事得当,百姓安居乐业。
  16. 雅歌缓带:雅歌,高雅的歌声;缓带,缓慢的腰带,比喻官员们的言行举止文雅庄重。
  17. 紫宸:皇宫正门,皇帝办公处。
  18. 班冠廷绅:指朝廷官员,冠帽上加有簪子和绅带,这里泛指朝廷中的大臣。
    【赏析】
    本词是作者送别友人李膺赴任邺都所作的一首赠行词。全词通过赞颂李膺之德才与治绩,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美好祝愿。
    上片首二句说东西两京都有好官,但只有五六个人而已。其中南阳的王涣、颍川的张堪、并州(今山西太原)的郭太、河内(今河南武涉)的杜恕,都是当时循良之才,可以比作“七弦琴”和“古铜镜”。这四句总括了东汉末年许多名臣的政绩。接着两句说:“你像朱弦一样清亮,像古镜一样洁净。”这两句是说李膺为人清廉,办事果断。以下四句说李膺在南阳时,南阳百姓欢迎他;在颍川时,颍川百姓拥戴他;在并州时,并州百姓尊敬他;在河内时,河内百姓信任他。这四句写李膺的政绩和影响。
    下片前五句说李膺到邺都后,一定会受到重用。他将在台上看到铜雀台的旧迹,在堂中见到华丽的装饰,在琴瑟中感到和谐,在歌舞中看到雅致。这五句描绘出李膺到邺都会看到的景物。然后两句说,李膺一定会很快被召见,那时他将戴上朝冠,站在朝堂上。
    这首词通过赞美李膺的德行与政绩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