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盛
万树红芳带露残,独怜黄菊对霜看。 东君不与花为主,一任西风落砌寒。 【注释】 - 万树红芳:指万株菊花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艳丽。 - 露残:露水还未完全蒸发,残留在花瓣上。 - 独怜:独自怜惜,这里形容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 黄菊:黄色的菊花,此处特指一种耐寒的菊花。 - 对霜看:面对寒霜,依然坚强地绽放。 - 东君:古时称春神为东君,这里借指春风。 - 西风:秋风
诗句逐句释义 1. 狱中红苔: - 描述:描绘了监狱中的景象,红苔暗示了环境的阴暗和潮湿。 2. 寒柝凄凄哀怨绝: - 描述:寒柝(即冷铁锁)声声,凄凉哀伤至极。 3. 阴云黯黯郁愁结: - 描述:阴云密布,阴沉压抑,忧愁如乌云般堆积。 4. 西风满地苔痕红: - 描述:西风吹过,地上满是苔藓,红色的苔藓映衬着西风的萧瑟。 5. 尽是渭囚冤泪血: - 描述
【注释】: 1. 九日昆峰赐饮: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岑参任嘉州刺史,在九月九日这天被朝廷赐宴于昆峰亭。 2. “拟和刘静修先生”:指诗人准备模仿刘禹锡的《九日陶家菊池》一诗来作答。 3. 二饮停杯歌二歌:指在饮酒时吟唱《诗经》中的《七月》《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等诗歌。 4. 西风短发任婆娑:指秋风拂面,发丝飘散,任由它们自在地舞动。 5. 四时佳兴俱堪赏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点把握情感倾向和思想主旨。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写榆钱随风飘进室内,诗人误以为是东风送来的礼物,故作误认,表达了诗人的失落之情。
逐日课程惟有睡,百年勋业本无心。 圣君赐我安闲地,好做羲皇世上人。 注释:每天的学习课程只有睡觉这一项,我百年来没有做过什么伟大的事业,现在圣明的皇帝给了我一个悠闲自在的安身之地(即隐居山中),我愿意做一个像伏羲那样的人,逍遥于世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向胡敬所年兄请教后所作。全诗以“昼眠”为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逐日课程惟有睡”
诗句释义如下: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注释 1. 浩气还太虚:形容正气浩大,如同天地间的元气一般无边无际。 2. 丹心照万古:比喻赤诚之心永恒不变,照亮历史长河。 3. 平生未报恩:指生前未能报答国家的恩情。 4. 留作忠魂补:表示死后愿以忠魂之身,弥补未尽的职责和未报的恩情。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壮烈与悲愤的诗作
【注释】 苦冷:苦寒。邹子:指邹衍,战国时齐国人,善鼓琴,吹律定音,能作《海中说》。邹衍的“律”即“乐”。 缁(zī)衣:黑色衣服。缁,黑色。 谁吹邹子律:谁在吹奏着邹衍的律曲?邹衍的律曲,是用以改变自然界气候节奏的乐曲。 寒谷欲回春:寒冷的山谷里仿佛春天即将到来,比喻音乐能使人感到温暖和欢乐。 译文 孤独寂寞的门常常关闭着,身着素色衣服却不曾沾上尘埃。
扬子江望焦山 杨子有心涉扬子,椒山无意合焦山。 地灵人杰天然巧,仿佛神游太古间。 译文: 我站在扬子江边望着焦山,心中充满期待和希望。虽然我对焦山并无太多留恋之情,但我依然欣赏它那独特的美丽。 这里的山川河流、草木花卉都显得那么神奇和迷人,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仿佛穿越到了远古时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杨子江和焦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向往。同时
同门生五十人游卧龙山寺出门已觉精神爽,况复阳回宇宙清。 野树含烟迷寺迥,晴山披雪倚云明。 注释:我们这班同学五十人一起去卧龙山游玩。 走出大门就觉得神清气爽,况且春天又来了,天地间一片清明。 树林里烟雾缭绕,迷蒙不清,远远地看寺院显得更加幽静;晴朗的山峰上白雪皑皑,倚靠着云雾显得分外明亮。 赏析:本诗描写了作者与同门生五十人在春日登临卧龙山的情景。首联开门见山地描绘了登山时的感受
闻筑外城:听说朝廷正在修筑外城。 标上治:用标榜、宣传等策略来治病。 庸医费尽箧中药:庸医耗尽了药箱里的药,却治不好病。 待得良医药有无:等有了好的药,却不知是真是假。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借喻说理,把庸医比作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还想着如何从政的奸佞之辈,他们只顾自己升官发财,不关心百姓疾苦,结果使国家陷入危机,百姓受苦。全诗以辛辣的语言揭露了当时一些官员的腐败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