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得仁的咏史之作。诗中对唐玄宗时期政治的黑暗,特别是玄宗晚年宠信边将、重用宦官、任人唯亲等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抨击。全诗以“赏功喜作”四句为纲领,先写玄宗“赏功喜作”,后写因赏功而招来祸患。 首联写玄宗赏功臣,赏无功。“踏碎塞城”,意谓将士们杀敌立功。“谁问罪”三字,既指边将之勇,也暗讽朝廷之滥赏。 颔联写玄宗任人唯亲,宠信边将。“深居台阁亦加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 ①六饮:指饮酒。 ②将酣:将要喝到痛快的时候了。 ③长啸:放声长叹,大声呼唤。奈吾何:无奈我。 ④片云:一片云彩。 ⑤只欲:想要。凌虚:指飞腾于高空之中。摩:拂拭。 【答案】 九日昆峰赐饮拟和刘静修先生九日九饮歌韵体 六饮将酣豪兴多,仰天长啸奈吾何。 片云忽暗楼头月,只欲凌虚一拂摩。注释: 九日昆峰赐饮拟和刘静修先生九日九饮歌韵体(《登高》)
【注释】 昆峰: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刘静修先生:即刘过(1120—1202),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又号龙洲居士,吉州太和(今江西宜春)人。南宋文学家、词人。 【赏析】 九日昆峰赐饮拟和刘静修先生九日九饮歌韵体:诗人因皇帝赏赐御酒而作此诗以表达自己对皇帝的感激之情。 九饮浑忘披翠蓑:我饮酒时忘记了穿蓑衣了。 圣明恩厚复如何:皇上的恩德是多么深厚啊! 酿成四海合欢酒
注释: 见山:指欣赏到的山水之美。 云穿石榻丹书湿,亭枕泉崖白昼闲。云穿过石榻,泉水湿润了丹砂,在亭子里枕着泉水的崖壁,白天无事可做。 樽酒相看浑不厌,知君原是见真山。举杯相饮,彼此欣赏,一点也不觉得厌烦。我知道你原本就是欣赏真正的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山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山水的热爱和追求
【注释】昆峰:即嵩山,在河南省登封县西北。刘静修:名元亮,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中和:指中正平和。《论语·八佾》:“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之器小者,为其君长而好利也。’其为政也,以俭得民。” 【赏析】《九日昆峰赐饮拟和刘静修先生九日九饮歌韵体》。诗题中的“昆峰”指嵩山,是宋神宗熙宁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七月五日,哲宗赵煦即位后,由王安石任相,实行新法
【注释】: 1. 四饮须听第四歌:指饮酒时需聆听《九日登昆州台望水口》这首诗。2. 傍人休笑醉颜酡(tuó):不要嘲笑我酒醉脸红的样子。因为诗中作者以“雪浪”喻江水,以“翻天涌”喻山势。而诗人本人则以“醉颜酡”形容自己酒醉之态。 3. 曾经雪浪翻天涌:曾经,指诗人在江边观景时的所见。4. 风落杯中漫起波:风,指微风;漫,指满、遍。 【赏析】: 这是一首拟和刘禹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七律。
【注释】昆峰:指庐山。拟和:仿作。刘静修先生:《宋史·刘涣传》称其为“清介有气节”,故此处以先生相称,表示敬仰之情。九日:指重阳节。昆峰赐饮:指在庐山被赐予酒喝。拟和:仿作。刘先生:指刘涣。九九:重阳节的别称。饮歌韵体:饮酒吟诗的韵体。 【赏析】这是一首仿作《九日九饮歌》的七言律诗。此诗前两句用典,点出诗人被赐予酒喝,却因痛饮珍珠酒而更加愁肠百结的情景
【注释】刘静修先生:指刘敞(1024—1093),字原父,北宋大臣、文学家。昆峰赐饮:指宋真宗赐宴于景德寺之东面,命群臣赋诗。“拟和刘静修先生九日九饮歌韵体”:指作者应刘静修的要求写一首与《九日和圣俞尊师九日登高》相类的诗作。“三饮幽人发浩歌”:指诗人在宴会上饮酒作诗,豪放地吟唱。“百年风月属予多”:指诗人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都由自己承担。“此身不是乾坤蒂”
夏午睡胡敬所年兄因见教作此和谢【注释】夏午:夏天正午。胡敬所:人名,作者的友人。年兄:对年纪较大的同辈的尊称。见教:受教,指教。作此和谢:写这首诗并表示谢意。 译文:我这个人懒散惯了,一辈子都没改掉这个习惯,现在才后悔当初没有改。功名事业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现在最看重的还是我的本性(本来面目),我怕自己有一天会失去了这个本性。 疏懒百年还旧癖,功名此日负初心。 【注释】旧癖:指旧习。初心
【注释】 胡敬所:诗人的表弟。年兄:年长于己的哥哥。见教作诗(作和诗)。谢:(谢意)感谢。一息若存还报主,万年不死是吾心。于今只合昏昏睡,笑杀当时勋业人。 译文 我活着的时候,如果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会报答君主;我死了,也不会死一万年,我的心愿就是能活一万年。我现在应该像你一样昏昏沉沉地睡着,因为这样,那些当年功勋卓著的人现在都该被笑话了。 赏析 此诗首联用典,颔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