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急须从标上治,如何缓处用工夫。
庸医费尽箧中药,待得良医药有无。
闻筑外城:听说朝廷正在修筑外城。
标上治:用标榜、宣传等策略来治病。
庸医费尽箧中药:庸医耗尽了药箱里的药,却治不好病。
待得良医药有无:等有了好的药,却不知是真是假。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借喻说理,把庸医比作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还想着如何从政的奸佞之辈,他们只顾自己升官发财,不关心百姓疾苦,结果使国家陷入危机,百姓受苦。全诗以辛辣的语言揭露了当时一些官员的腐败无能,表达了诗人对国事民生的深深忧虑。
病急须从标上治,如何缓处用工夫。
庸医费尽箧中药,待得良医药有无。
闻筑外城:听说朝廷正在修筑外城。
标上治:用标榜、宣传等策略来治病。
庸医费尽箧中药:庸医耗尽了药箱里的药,却治不好病。
待得良医药有无:等有了好的药,却不知是真是假。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借喻说理,把庸医比作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还想着如何从政的奸佞之辈,他们只顾自己升官发财,不关心百姓疾苦,结果使国家陷入危机,百姓受苦。全诗以辛辣的语言揭露了当时一些官员的腐败无能,表达了诗人对国事民生的深深忧虑。
元旦 老天留我报君身,惆怅蹉跎又一春。 几度丹心连血呕,数茎白发带愁新。 回思往事真堪笑,自幸更生似有神。 璞在不妨仍泣献,踟蹰无计达枫宸。 注释: 1. 元旦:古代的新年,即春节。 2. 老天留我报君身:指命运或天意安排某人去完成某项任务或使命。 3. 惆怅蹉跎又一春:意为岁月流逝,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4. 几度丹心连血呕:形容忠心耿耿到极点,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5. 数茎白发带愁新
诗句解读 1 短鬓娑婆乌布巾 - “短鬓”指的是头发很短,“娑婆”是形容人头发散乱的样子。“乌布巾”则是指黑色的头巾。整体而言,这句话可能描绘了某人的外貌特征,可能是在描写一个头发短且颜色较深的人物。 2. 分明天地一狂人 - “分明”表示非常清晰或明显,“天地一狂人”则是说这个人就像是天地间唯一疯狂的人一样。这可能表示此人行为举止异常、与众不同。 3. 忧时泪应笙歌落 -
诗句:寥落白云司半虚,看君此去更何如。 译文:看着天空中漂浮的白云,仿佛它们也感受到了你的离去,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你即将远行,不知道这次离去会给你带来什么。 关键词解释: - 寥落白云:形容天空中的云朵稀疏、空旷,给人一种寂寞、孤独的感觉。 - 司半虚:司,在这里指代“主持”或“管理”。虚,空虚、不充实。合起来就是主管、主持的意思。 - 西曹:古代官府的一种设置,专管某方面的事务。月满幽人榻
【注释】: 和赵兵马海壑韵 残魂零落又经年,尽日凄然掩泪眠。 啼鸟似怜人寂寂,空楼独对月娟娟。 死生浪寄乾坤外,勋业虚思泰岳巅。 还草万言书欲上,踟蹰何处是尧天。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凄凉生活,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 首联“残魂零落又经年,尽日凄然掩泪眠。”诗人用“残魂”和“零落”来形容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注释: 怅望霓旌拂曙晖,嗟君此去故人稀。 南山判草更谁易,北极恩光伴尔归。 晚树喜承新雨露,春风醉舞旧斑衣。 汉廷此日须元礼,早促仙舟赴帝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豪迈的笔调,热情地送别李东明赴任北直隶。全诗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 首句"怅望霓旌拂曙晖",意思是在清晨霞光照映下,看着彩旗飘扬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惆怅和不舍。这里的"怅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
立春和平山韵 残雪禁春亦不迟,晴烟送暖入帘帏。 香飞别院梅初发,影过新痕日渐移。 风卷寒云山曝画,晴归庭树鸟吟诗。 年来疏懒涩佳句,欲报琼瑶愧项斯。 注释:残雪尚未融化,春天已经来临,但天气并不寒冷,晴空万里的阳光透过窗帘,送来了温暖的气息。梅花在庭院里绽放,花香四溢,仿佛是春天的气息。树枝的影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变得模糊,就像时间在推移,岁月在流转。山风吹动着寒冷的云朵,让它们在山顶上暴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天气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哀愁。以下是逐句释义: 风满孤城泪满巾,高寒偏傍薄衣人。 注释:风大得连城门都感到寒冷,泪水也打湿了头巾。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冷天的感受。 晴烟亦逐阴云冷,诗思应随白发新。 注释:晴朗的天空中的烟气也随着阴云变得寒冷。诗思也随之变得更加清晰,因为头发变白了。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归去此身方属我,愁来何事最伤神。 注释:当我离开这个地方时
【注释】 彤云:赤色的云。迷:笼罩,遮蔽。白昼:白天,指太阳。凉落:凉爽。暗风尘:昏暗的风沙。圜(yuán)城:古代筑有高墙的圆形城邑。别:另外。 【赏析】 “苦冷”是诗题,也是全诗的中心意象。首联两句,写苦寒之境,诗人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个极富色彩的画面:彤云蔽日,白昼如夜;凉风扑面,尘气弥漫,天地间一片苍茫、沉寂、阴冷的气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无边无际、凄冷空寂的境界之中。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逐句翻译诗歌,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最后对诗歌进行赏析,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技巧以及主题思想等,最后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本诗前两句是写屋梁上的月光映照下,仿佛自己也在思念着什么
【注释】: 宇宙到头俱梦幻,生人何必叹云泥。 疏狂见惯荣枯事,鸦鹊从今俱慢啼。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在《答张参》诗中写道:“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羲皇民。”(《全唐诗》卷三八五)可见他早年的出处是渔樵隐逸的生活。但当他步入仕途后,又曾做过“左拾遗”,这使他感到十分荣耀(见《酬崔侍御过象县见寄》)。但很快他就因直言进谏被贬为江浦参军
注释: 万里河山都是帝王的功绩,但如何谋划只能算作是神京的打算。准备边防自然是一项千年的计划,塞外谁人能筑起五座城墙?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他看到国家的疆土辽阔,却只有神京(指都城)受到重视,而其他地方则无人问津。这种不平衡的情况让他感到忧虑。他认为,要想真正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强大,就必须从基层做起,加强边防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点把握情感倾向和思想主旨。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写榆钱随风飘进室内,诗人误以为是东风送来的礼物,故作误认,表达了诗人的失落之情。
同门生五十人游卧龙山寺出门已觉精神爽,况复阳回宇宙清。 野树含烟迷寺迥,晴山披雪倚云明。 注释:我们这班同学五十人一起去卧龙山游玩。 走出大门就觉得神清气爽,况且春天又来了,天地间一片清明。 树林里烟雾缭绕,迷蒙不清,远远地看寺院显得更加幽静;晴朗的山峰上白雪皑皑,倚靠着云雾显得分外明亮。 赏析:本诗描写了作者与同门生五十人在春日登临卧龙山的情景。首联开门见山地描绘了登山时的感受
逐日课程惟有睡,百年勋业本无心。 圣君赐我安闲地,好做羲皇世上人。 注释:每天的学习课程只有睡觉这一项,我百年来没有做过什么伟大的事业,现在圣明的皇帝给了我一个悠闲自在的安身之地(即隐居山中),我愿意做一个像伏羲那样的人,逍遥于世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向胡敬所年兄请教后所作。全诗以“昼眠”为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逐日课程惟有睡”
【注释】 胡敬所:诗人的表弟。年兄:年长于己的哥哥。见教作诗(作和诗)。谢:(谢意)感谢。一息若存还报主,万年不死是吾心。于今只合昏昏睡,笑杀当时勋业人。 译文 我活着的时候,如果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会报答君主;我死了,也不会死一万年,我的心愿就是能活一万年。我现在应该像你一样昏昏沉沉地睡着,因为这样,那些当年功勋卓著的人现在都该被笑话了。 赏析 此诗首联用典,颔联直抒胸臆
夏午睡胡敬所年兄因见教作此和谢【注释】夏午:夏天正午。胡敬所:人名,作者的友人。年兄:对年纪较大的同辈的尊称。见教:受教,指教。作此和谢:写这首诗并表示谢意。 译文:我这个人懒散惯了,一辈子都没改掉这个习惯,现在才后悔当初没有改。功名事业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现在最看重的还是我的本性(本来面目),我怕自己有一天会失去了这个本性。 疏懒百年还旧癖,功名此日负初心。 【注释】旧癖:指旧习。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