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诗句释义: 1. 昔人诗词往往有用谢娘字相因已久不知其何指也余诗亦偶用之致来唐勒之疑戏占答客 - 谢娘指的是南朝梁代的美女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谢娘这个词语在此处可能是用来借代某个女子,具体指代不明,但诗人在此使用这个词语可能是为了增加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 余诗:指诗人自己的诗歌。 - 致来唐勒之疑:指诗人故意使用谢娘这个词,引起了唐朝的诗人、文学家唐勒(字子高)的疑惑
短别纪言 临行记得语依依,莫昵杯觞莫睡迟。 幸是不曾消费尽,谨持元样付还伊。 注释: 短别:短暂分别。 依依:依恋的样子。 莫:不要。 昵:贴近。 杯觞:酒杯和酒樽,泛指酒器。 幸:庆幸,值得庆幸的是。 消费尽:用完了。 元模样:原来的样子。 伊:她。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离别之人的一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离别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和不舍之意。诗中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关心和牵挂
短别纪言 隔晨不见便凄凄,禁得抛辞一月啼。 暗想个人相伫惯,绣裙时复到屏西。 注释: 短别纪言: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的诗,诗人在早晨分别后感到十分凄凉,甚至一个月都难以抑制内心的悲痛。 隔晨不见便凄凄,禁得抛辞一月啼:早上分别后,心情十分凄惨,甚至一个月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情绪而哭泣。 暗想个人相伫惯,绣裙时复到屏西:暗想自己与对方经常在一起的情景,常常看到对方的裙子在屏风上。 赏析:
拖住征衫泪脸偎,布帆无奈晚风催。 短别纪言:拖住征衫,泪脸偎依(意:泪水湿透了征衫)。布帆:船帆。无奈:无可奈何。晚风催:夜幕降临,风急浪高,船行艰难。 谁言暂别休悲怆,薄命能消暂几回。 谁言:谁说。暂别:暂时别离。休悲怆:不要悲伤。薄命:命运不好或福分浅薄。消:消失。暂几回:暂时几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与友人告别时所写下的诗句。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离别之际,拖着疲惫的身体和沉重的心情
【注释】 短别纪言 为郎愁绝为郎痴,更怕郎愁不遣知。 叮嘱寄书人说向,玉儿欢笑似平时。 译文: 只为你而烦恼,为你而痴情,更加担心你忧愁不能让我知晓。嘱咐你给远去的人写信,告诉他,我的小妹妹玉儿依然像往常一样欢乐地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思念丈夫的小诗。诗的上片“为郎愁绝为郎痴”,写女子因郎君不在而忧愁、痴情;下片“叮嘱寄书人说向,玉儿欢笑似平时”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
【注释】 1、重过:再次经过,这里指回访。 2、妇家:妻子的娘家。 3、尊姑:对已故祖母的称呼。 4、石屏南:石屏山在今云南大理,这里指妻子娘家所在地。 5、悼死嗟生两不堪:悲痛死去的人和哀伤活着的人,两种心情都很难堪。 6、挥泪万千叮嘱遍:泪水千行万缕,反复叮咛嘱咐。 7、只教珍重视遗男:只愿你珍视并重视你唯一的儿子。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重访旧地,见到妻子娘家的坟墓,想到妻子已去世
【注释】:枙子:植物名,即桑树。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友人对诗中偶用“谢娘”字的疑问而答之之作。诗前两句写自己偶尔用“谢娘”二字入诗文,引起了朋友的怀疑。第三句解释“谢娘”二字,指出自己并不以“谢娘”来取悦于人,而是因有感于其多情思才用之。尾联进一步申述自己的理由,说明自己的作品并非出于取媚他人之意,而是真情流露,故敢著微词。全诗用语朴实自然,不事雕琢;风格平易近人,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注释】 客中:在旅途中。苦寒:天气寒冷。更简:反复阅读。家书:书信。了无:没有。人问:有人问我。客边:客居的地方,指边疆。尪羸:瘦弱。裹寄:裹在布帛中的书信。裙襦:指妇女的衣裤,也泛指衣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时所作。当时他已年老体衰,在旅途中,因天寒地冻,十分辛苦。他在信中向远方的亲人诉说了自己的思乡之情。首两句写自己客居异乡,严寒难耐,而家书中的内容又令人倍感凄凉。次两句写去年冬天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记永诀时语四首俱出亡者口中聊为谐叙成句耳" —— 这是一句感慨之辞,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记永诀时语"指的是记录或回忆与逝者的最后交流,"四首"可能是指与逝者告别的四次谈话或诗歌,而"俱出亡者口中"则表明这些话是逝者亲口说出的。"聊为谐叙"意为姑且当作轻松愉快地叙述,"成句耳"则意味着这些话语最终被记录下来。 2. "三年侍疾不辞勤,药碗炉熏仗阿云"
这首诗是诗人重游旧地,怀念故人所作。 第一句“手调姜橘奠夫文”,意思是说,当年自己曾亲手调制了一些姜橘之类的小菜,来祭奠亡故的妻子,而她生前酷爱读唐诗,对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诗情有独钟。第二句“曾向秋灯读与君”,意思是说自己在妻子逝世前,曾经和她一道,在秋天的灯光下,一起阅读过杜甫的《春望》,并由此引发出许多感慨,以致于后来妻子去世的时候,自己悲痛欲绝。第三句“今日是夫先设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