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这首诗是送别陈兰陔赴任衡阳时所作,表达作者对他的祝愿和期待。 首句“携将兰玉向南天”,意为带着如兰似玉般的才子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其中,“携”表示携带,“兰玉”代指才华出众的男子,这里用来形容他的品德高尚;“南天”则象征着广阔的前途和无限的可能。整句诗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望,希望他能像南天的星星一样,闪耀出独特的光芒。 第二句“南岳夫人与驻年”
【注释】 ①云客:指诗人的友人。 ②针线绽征衫:用针线缝补衣服,是出使远地的人在途中的苦事。 ③强捉邻僧(niāng qiǎo lín shēng)使夜谈:强行拉来一个僧人与自己夜间聊天。 ④阚泽(kǎn zé):东汉初年著名的清正廉洁的大臣。 ⑤何戡(hé qiāng):东晋时人,善歌善舞。 ⑥欢丛去眼诗无料:欢乐之中,眼中所见都是美好的东西,而诗歌无法表达这种感受。 ⑦酒境违心醉不甘
注释: 燕市:指京城附近的街道。燕市谁同击筑歌:燕市上谁能和我一起击筑唱歌。 君闲:指你闲暇。曾否:是否曾有过。 真看香粉论车载:我真正地看过,那些被装在车里的香粉,如同一车车的货物。 何止:岂止。琵琶似甑多:琵琶有多少像蒸笼一样的盒子。 修竹:长满竹子的地方。淀园:池塘边或湖边的园林。宜眺赏:是观赏的好地方。 偃松萧寺几婆娑:偃卧的松树和寂静的寺庙中有几棵是婆娑起舞的。 谪仙:指李白
注释: 莫恨行人寄问疏,恐君无暇剖双鱼。 莫愁(mòcí),即莫愁女,东汉末年民间传说中的美女,姓卢,名莫愁,生于汉献帝初平四年(187年),死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相传她家住在建业城(今南京)南郊,因经常在秦淮河水面唱歌而被人称为“莫愁”。莫愁为汉末至三国时期的民间歌妓,以色艺闻名,曾于建安二年被石头督邮所征,后拒绝入京。建安三年(110年),曹操欲纳其为妾,她誓死不从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鉴赏,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答,其中“云客”是诗人自谓。 【答案】 译文: 自己独吟独醉,支撑着孤独的身子,朋友旧交官身可依仗谁?怀刺往寻没有趣味的客人,移文来求不合情理的诗句。欢宴被讹传的事情所欺骗而游赏少了,饮酒因虚名而聚会迟了。不敢说与君共同病此,欢庆君想我思念寄给君知道。 注释: ①旅况书寄云客:写自己的旅途情况,向友人倾诉。云客,诗人自称
【译文】: 只希望你能再来,不要恨我们分离的太晚。我已经知道了闺房仪注,我不再害怕了。你家里惯于迎娶桃叶,我嫁你有什么可说的呢?在一起不欢的客人都跑了,闲时无事背起诗篇来消遣。暖和的时候想要解脱我的心,虽然很久,为了和你同心共济,我愿意忍受多久呢? 【赏析】: 这首诗是写新婚夫妇离别时的情景。诗的前两句直陈心迹,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后两句则是以景衬情,借景抒情。 首句“但许重来不恨迟”
《车中再赠》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属于乐府旧题中的“相和歌辞·平调曲”。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的诗。 诗句释义: 1. 坐郎兜里泪相看,双箸垂痕舐不干。 - “坐郎兜里”指的是坐在马车里。 - “泪相看”表示相互望着对方流泪。 - “双箸垂痕”指的是筷子上的水迹。 - “舐不干”表示泪水不断流淌,难以擦拭干净。 2. 橄榄味前偏耐守,蔗竿甜后却轻拚。 - “橄榄味”指的是橄榄的香味。 -
诗句释义: 在北有怀,仲父叔器。时里中传余陷敌,去年从父楚游亦误传陷寇何其相类也。 京尘,指京城尘土。我披襟,指我解开衣襟,表示我心情舒畅。 把盏我推能尽量,评诗君许不违心。 把盏,指饮酒。评诗,即评论诗。君,指你。我推能尽量,意思是我喝酒尽力。君许不违心,意思是你评价诗歌不违背我的心情。 里儿自爱传讹语,客子何曾辍醉吟。 里儿,指村里的人。传讹语,传播谣言。客子,指客人,诗人自己自称
【译文】 银艾初腰黛笔浓,将雏新喜上眉峰。 命名岂必因温峤,赠字还须待蔡邕。 湘浪色摇文葆绿,岳霞光映锦绷红。 知君心切疲氓处,正与合饴膝上同。 【注释】 1. 银艾:指古代官员束发的冠簪和头巾,通常由白银制成。 2. 黛笔:黑色的毛笔。 3. 弄璋之喜:指生男孩的喜庆之事。 4. 命名:给新生儿起名字。 5. 温峤:晋朝人,字太真,小名叫做卿子,曾任尚书令。 6. 蔡邕:东汉末年书法家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友情和离别之情感的诗歌。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分析: 第一句:“行装怕俭思纷纭” - 关键词:行装、俭省、思纷纭 - 释义:诗人担心自己的行李过于简单或节俭,这让他/她开始思考各种可能的情况,包括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和后果。 第二句:“衫袖啼痕替尔薰” - 关键词:衫袖、啼痕、替你薰 - 释义:这里的“啼痕”可能指的是泪痕。诗人的衣服袖口上留下了因伤心而流下的泪水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