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注释】 药房:这里指画室。 水沉熏:水沉香的熏香。 真真:形容月亮明亮。 芳盟:美好的盟誓,比喻真挚的感情。 皎日:明亮的太阳。 愿为:希望做。 幽梦:幽静的梦境。 逐闲云:随风而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故姬遗照”为题,描写一幅水墨画,画上一位佳人端坐如玉立于庭中,她身穿素衣,手托着一只玉碗,碗里装满了水沉香。画面宁静而优美,令人神往。诗人在欣赏这幅佳作时
客中寄韬仲 其一(丁卯年) 注释:在异地漂泊,寄希望于远方的朋友。我感念你的关心,不敢轻易回答你的问题。什么时候才能像陶渊明一样,在山阴的船上悠然自得地划桨,让空谷中的脚步声快些传来呢?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游历时的孤寂和思念朋友的情感。诗人用“何处游踪好寄音”来表达他在异地他乡的孤独;用“感君垂问敢沉吟”来表达他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注释】 杂记 其二:丙寅年所作,作者自注:“病榻上作。” 香销半掩关:香已燃尽了,门半掩。 梳头少:头发少,梳头时少了。 约髻红缕宛未殷:把发束成髻,但红丝线仍没有系紧。 【赏析】 《杂记》是宋人笔记小品中很有特色的一类著作。它往往以随笔的形式,记述一些琐事、轶闻、见闻和传闻。这类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题材广泛,内容庞杂,形式多样。它们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具有文学性
【注释】 窄阑:指栏杆,也指门户。迎人处。不抬头:指不与相逢的人打招呼。脸晕:脸红。犹:还。烛羞:蜡烛的余烬映照出来的光,形容灯光微弱。翻忆:回想。欢爱:喜欢和相爱。一番相见一回眸(yí móu):一次见面,就相互看上一眼。眸,目光。 【赏析】 此词是作者于丙寅年(1096)所写《杂记·其八》中的第一首小词。词的上片写自己与情人邂逅相遇的情景;下片写两人的情意。全词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在解析和欣赏诗歌时,理解其深层含义对于领会诗歌的美非常重要。下面我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凉月微星自抱衾:“凉月”和“微星”通常指代夜晚的月光和星星,这里可能暗示着孤独或寂寞的情感;“自抱衾”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自我安慰或自我封闭的状态。 - 罗鞋点露曲廊深:“罗鞋”可能指的是女子的鞋子,而“点露”和“曲廊深”则描述了一幅女子行走于露水沾湿的走廊深处的画面
【注释】 丙寅: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杂记:笔记。其一:指第一首词。敛笑防疑意绪谐,背人佯不隐红鞋:收敛笑容以防备怀疑,掩饰自己不隐藏红色的鞋子。敛笑:收笑,即收敛笑容。疑:疑惑。防:防备。意绪:心情。谐:和谐。背人:背后。佯:假装。不隐:没有隐藏。红鞋:红色的鞋子。 分明簇蝶低鬟畔,认得花纹细股钗:清晰地像蝴蝶一样聚集在鬓发旁边,认出了花纹细小的股状的金钗。 【赏析】
注释:原本是因为无聊才借酒消愁,但是酒边的情况更加无聊。不知是为什么感到怅然若失,只觉得欢情一天天消退。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在饮酒过程中的心境和情绪变化。开头两句“本为无聊借酒浇,酒边情况更无聊”表明,作者原本是为了排遣心中的无聊而借酒消愁,但酒后反而更加感到无聊。中间两句“不知怅望缘何事,但觉欢情日渐消”则揭示了作者对这种情绪变化的疑惑和无奈。最后一句“只知欢情日渐消
【注释】 遣愁 其三 (丙寅年)午梦迷离带宿酲,寸肠愁事独惺惺。 排愁剩有听歌处,到得听歌又泪零。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丙寅年春作,借酒浇愁,以排遣胸中的郁结之愁。首联直写春睡初醒时,诗人的心境和处境;颔联写出了诗人排解愁绪的具体方式;颈联进一步写出了诗人在排解愁绪之后,仍然无法摆脱心中愁闷的境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以及他对于人生苦乐的感慨
注释:眼前的月亮照亮了美丽的花朵,剪断了深深的忧愁。记得曾经在江左风流的时期,破瓜之年酷爱裁制诗篇。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恋人的。他通过写自己对恋人的思念之情,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审清题目要求,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诗歌中标题、注释和诗句等有关信息,再仔细辨识选项内容正误。 “弄药争花语笑稠”意思是:在百花盛开的日子里,我与友人一同游赏,谈笑风生,欢声不绝于耳。 “忽然幽事到心头”意思是:正当欢乐之际,突然想起一些令人忧愁的事情。 “眉尖怕被同袍觉”意思是:担心自己的愁容被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