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香销半掩关,别离耽误一秋闲。
近来本是梳头少,约髻红丝宛未殷。
【注释】
杂记 其二:丙寅年所作,作者自注:“病榻上作。”
香销半掩关:香已燃尽了,门半掩。
梳头少:头发少,梳头时少了。
约髻红缕宛未殷:把发束成髻,但红丝线仍没有系紧。
【赏析】
《杂记》是宋人笔记小品中很有特色的一类著作。它往往以随笔的形式,记述一些琐事、轶闻、见闻和传闻。这类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题材广泛,内容庞杂,形式多样。它们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具有文学性。《杂记》的写作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纯纪实性的,如《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二是抒情式的,如《东坡志林》、《容斋随笔》等;三是记游式的,如《山家清供》、《吴船录》等。
本篇属于后两种类型。它以闲逸的笔墨记录了作者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诗的前两句写病榻上的日常生活,第三句写因疾病而耽误的秋天的悠闲日子,第四句则写近来梳头的情状。全诗语言平易浅近,却蕴含着作者的情趣。
“香销半掩关”一句,写室内的情景。诗人病卧在床,身边只有一盏油灯,室内除了药炉和药碗之外,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香”,指熏衣用的香料。“销”,指燃尽。“关”,即门。“半掩”,形容门被半掩半开。这一句写出了室内的静谧和幽深。
“别离耽误一秋闲”一句,写自己生病期间的生活状态。“别离”,指因病不能与亲人团聚。“耽搁”,拖延、耽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由于生病的缘故,耽误了许多时间,错过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一秋闲”三字,写出了诗人因病而错过的秋天里的美好时光,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时光的留恋之情。
“近来本是梳头少”一句,写自己因疾病而减少的头发梳理次数。这句诗中的“梳头”一词,不仅写出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而且表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他不愿意因为疾病而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所以尽量减少了头发的梳理次数。“梳头少”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因病而减少的头发梳理次数,也表现了他对自己生活的珍视和珍惜之情。
“约髻红缕宛未殷”一句,写自己把头发束成了髻,但红丝线还没有系紧。这里用“红缕”来指代头发。“约髻”,即把头发扎成高高的髻。“红缕”,指红丝线。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的形象进行修饰的过程。他把自己的头发扎成了一个高高的髻,并且用红丝线进行了修饰。然而,由于疾病的困扰,他的头发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这种变化,因此红丝线还没有系紧。这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的形象进行修饰的过程,而且也表现出了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关注和关心。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记录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也体现了他对自己形象的细致入微的关注和关心。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给人以亲切感和共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