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琼钗叩绿筠,一声凄调激芳唇。
萧郎半月无归耗,便似回文织恨人。
手把琼钗叩绿筠,一声凄调激芳唇。
萧郎半月无归讯,便似回文织恨人。
注释:
琼钗:指精美的发簪,这里代指女子的首饰。
绿筠:指翠绿色的竹杆。
凄调:形容歌声或乐曲哀婉动人。
萧郎:古代用“萧”字来形容男子清高、孤傲的品格,此处泛指男子。
无归讯:没有回家的消息。
便似:似乎像。
回文织恨人:意指将“恨”字反转过来读就是“人”字,形容思念之情如同织成的衣服一般紧密,无法解开。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王彦泓的作品,以秋词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首句“手把琼钗叩绿筠”,描绘了一位女子拿着精美的发簪轻轻敲击着翠绿的竹杆的情景,既展现了女子的雅致,又透露出她内心的寂寞和期盼。接下来“一声凄调激芳唇”,则是通过声音传达情感,声音中的哀伤触动了听者的心扉。最后两句“萧郎半月无归讯,便似回文织恨人”,则巧妙地运用了回文的修辞手法,将“恨”字反转过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仿佛是那思念之情如同织成的衣服一般紧紧包裹着他,无法解开。全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情感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