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统
【注释】 咏山涛王戎诗二首 其一 山公:指山涛。晋武帝时名臣,曾任吏部尚书等职。竹林欢:指竹林七贤的聚会。 聿(yù):语气词,用在句首或句中,表示“已经”。 值:遇到。英主:明君。 位隆五教职:官居五品以上。五教职,指司徒、司空、太尉、司徒、司空五曹的长官。 才周五品官:官居五品以下。 为君翻已易:为君主改换门庭,容易得到重用。 居臣良不难:做臣下也很容易。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下面是每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诒明山宾诗:这是题目,也是作者自号的一种形式,表示他是一位喜欢文学的人。 2. 平仲古称奇:这里的“平仲”是指人名,可能是白居易的朋友或者是同辈中的一位。“平仲古称奇”意味着此人在古代就有很高的名声,被人们称赞为非凡。 3. 夷齐昔擅美:夷齐是古代的两位贤人,他们以隐居山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著称
百六钟期数,三七厄时中。 译文:百六钟期,是古代的一种时辰计算方法,三七厄时,是指灾难来临的时候。 注释:百六,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一天分为10个时辰,每两个时辰为一组,共20组。百6日是第8组,百9日是第14组。所以百6曰是辰时,百日是戌时,也就是下午3-5点。 钟期,古代的乐器,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百六钟期数,意思是在百日之后,时间已经过了百6曰的辰时和百7曰的辰时,也就是傍晚时分。
【注释】千金:指高门贵族或达官贵人。騕(jiā)袅(niǎo):马的品种名。万斥:形容车多得无法计数。流水车:水陆两用的车子。上林:汉代宫苑,位于长安城东。争游:争夺着游玩。高盖逗春华:形容高车贵冠簇拥着春光明媚。 【赏析】 《上林赋》是汉代大赋家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描写上林苑风光的赋文。上林苑在长安城东,规模宏大,景色壮丽。此赋描绘了上林苑中的众多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富强
饮马长城窟行 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 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 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 如霰独留连,长路邈绵绵。 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 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 有朋西南来,投我用木李。 并有一札书,行止风云起。 扣封披书札,书札竟何有。 前言节所爱,后言别离久。 注释: - 亭亭:直立的样子,形容山上的柏树挺拔向上。 - 悠悠:遥远、漫长的样子。 - 行路遥:行走的道路遥远。 -
【注释】 三妇艳:指《古诗十九首》的“三妇艳”诗。大妇:正妻。舞轻巾:在头上挽着的轻飘的巾子。中妇:次妻。拂华茵:在华丽的席上整理衣物。小妇:侧室或妾。独无事:独自无所事事。红黛润芳津:用红色的脂粉涂抹在脸上,使面颊显得红润。良人:古代称丈夫。高卧:安闲地躺着。方欲荐梁尘:准备把房梁上的尘土清扫干净。 【译文】 大妇在头上挽着的轻飘的巾子,中妇在华丽的席上整理衣物。 小妇独自无所事事
这首诗《文选序》是东汉班固所著,属于汉赋的序言。诗是一种表达情感和志向的文学形式,它通过文字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关雎》《麟趾》等作品体现了古代诗歌的基本风格,而《风》《雅》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流派。《文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集,收录了从上古到中叶的各种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风貌。《文选》序中对《文选》的编纂背景、目的以及诗歌和散文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诗句释义
《文选》序 余监抚馀闲,居多暇日 历观文囿,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自姬汉以来,眇焉悠邈,时更七代,数逾千祀。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自非略其芜秽,集其清英,盖欲兼功太半,难矣!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书,与日月俱悬,鬼神争奥,孝敬之准式,人伦之师友,岂可重以芟夷,加之剪截?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今之所撰,又以略诸。若贤人之美辞
【译文】 一般地排列文学作品的体裁,都是以内容来分类。诗歌和赋的体制虽不相同,但又都按类别来分。按类别分类的时候,又以时代为顺序。 【注释】 《文选》:南朝梁萧统所辑文章选集。次:排列次序。诗:指古体五言诗。赋:指汉代以后的各种辞赋。体即:体制。不一:不相同,不统一。类分:按类别分类。时代相次:按照时代先后顺序排列。 赏析: 这是一首论诗赋的诗作。作者萧统是梁武帝的第三个儿子,被封为梁太子舍人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文化发展和文学创作。诗中首先描述了古代社会的状况,然后提到了伏羲氏的发明,以及后来《易经》中提到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观点。接着,诗人提出了“文之时义远矣哉”,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字本身。 在讨论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诗人指出了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差异。例如,古代诗歌的体裁被称为“风”、“赋”、“比”、“兴”、“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