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观国
昭君怨 题春波独载图一棹莫愁烟艇。飞破玉壶清影。 水溅粉绡寒。渺云鬟。 不肯凌波微步。却载春愁归去。 风澹楚魂惊。隔瑶京
青玉案 平生似欠西湖债。 每拼了、金貂解。 妩媚烟云多变态。 雕鞍来处,画船归去,花柳春风隘。 玉京相接蓬壶界。 入画遥山翠分黛。 苏小不来时节改。 一堤风月,六桥烟水,鹭约鸥盟在。 注释: 1. 平生似欠西湖债:一生似乎欠下了西湖的债。 2. 每拼了、金貂解:每次都要放下身上的金貂衣解下。 3. 妩媚烟云多变态:妩媚的烟云多变。 4. 雕鞍来处:骑马归来的地方。 5. 画船归去:乘坐的小船回来
【注释】: 1. 水晶脍:指用水晶做成的鱼脍。 2. 玉鳞(liǎn)熬:像玉鳞一般的脍。 3. 并刀断处:比喻刀工精细,切得恰到好处。 4. 红缕间堆盘:形容盘中的红丝缕点缀在食物上。 5. 纤柔分劝处:形容筷子夹着食物送进嘴里。 6. 腻滑难停箸:形容食物滑腻,难以停止食用。 7. 一洗醉魂清:形容吃了这些美食后,人的精神变得清醒。 8. 真成醒酒冰:形容这些美食有解酒的功效,使人清醒。
解连环 露条烟叶 露条烟叶。惹长亭旧恨,几番风月。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奈年华又晚,萦绊游蜂,絮飞晴雪。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对过去爱情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之情。首句“露条烟叶”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清晨时分看到露珠和烟叶的情景,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接下来的几句则表达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其中
【注释】 依依:形容柳条柔弱细长的样子。灞桥:指古关名,在今长安东。因地处灞水之北,故称灞桥。灞桥怨别:形容别离之情。千丝万绪:形容情思纷乱,难以排解。怅岁久:感叹岁月漫长。应长新条:意谓灞桥的柳树应长得更绿更繁茂了。曾系花骢:花骢是唐代骏马名,此处用“系”字,表示曾经拴住或套着。屡停兰楫:屡次停船靠岸。弄影摇晴:柳叶随风摆动,映入水中,仿佛在水中舞动。恨闲损:恨春天将柳叶抽去,使它不再摇曳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杏花天(杏花) - 关键词:“杏花”,春天的象征,常被用来表达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新生。 2. 玉坛消息春寒浅 - “玉坛”可能指的是一个装饰有玉石的祭坛或神坛,暗示着一种神圣或庄重的环境。“消息”表示消息或迹象,这里指春天的到来。“春寒浅”则表达了虽然春天已到,但气候仍然寒冷。 3. 露红玉、娇生靓艳 - “露红玉”形容花瓣在清晨的露水中显得晶莹剔透
杏花天,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思念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远山学得修眉翠 注释:远山上的树木仿佛被画成了眉毛般翠绿。 赏析:此句以比喻手法描绘了远山如同女子的眉毛一样美丽、娇翠,增添了一份生机和色彩。 2. 看眉展、春愁无际 注释:看那眉毛舒展开来,春天的忧愁无边无际。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春天虽然带来了希望和美好,但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愁思
诗句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杏花天》,属于宋词的一种,通常在春天描写自然景色和情感。以下是对各句的解释及翻译: 1. 霁烟消处寒犹嫩。乍门巷、愔愔昼永。池塘芳草魂初醒。秀句吟春未稳。 - “霁烟消处”指天气晴朗后,空气中的烟尘逐渐散去。 - “寒犹嫩”表明尽管是春季但气温仍然较低。 - “乍门巷”可能是指某个地名,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愔愔昼永”形容白天时间悠长,安静平和。 -
祝英台近 · 荷花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 注释:拥着红色的嫁妆,翻动着翠绿色的荷叶,花的影子映在昏暗的南浦江面上。水面清澈如洗,天空中挂着一弯新月,兰舟载着香气而去。有人泼洒着水花溅湿了红衣,邀请我一同前往饮酒作乐。 两凝伫。别后歌断云间,娇姿黯无语。魂梦西风,端的此心苦。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注释
雨中花慢 - 第一句: 旗幡迎风招展,旅人应是星汉璀璨,踏上玉节征鞍。 - 注释: “旆”指旗幡,“拂”“西风”表示旗帜随风摇曳;“客应星汉”形容行旅之人众多如繁星般灿烂。 - 译文: 旗杆上随风飘扬的旗帜,旅人们像星星一样璀璨,踏上了玉节征鞍,准备远行。 - 第二句: 宽衣缓带轻裘皮衣,争看盛世衣冠。 - 注释: “吟倦西湖风月”中的“吟”和“西湖风月”指的是诗人对美景的吟咏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