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民
十月十九日,诸讲官晨趋迩英阁前,初雪沾洽,寻有旨权住讲一日。既而同子开内翰正夫侍郎元功、舍人少伫资善大夫一饫而出。诸公嘉其景而被上恩乃谓衰薄不可无作聊书长句深愧斐然 释义:十月十九日,各位讲官早晨赶去迩英阁(翰林院)前,初雪覆盖了大地,不久有圣旨暂停讲学一天。不久又与同子开内翰(学士)、正夫侍郎(侍读学士)、元功(中书舍人)、少伫(中书舍人)资善大夫(太子中允兼集贤校理)一起出来
诗句解释: 1. 岐山四合与台平,半露园林叶未成。 - 岐山四周环绕,与高高的凌虚台地势相当,台上可见园林景色,但树叶尚未长成。 2. 是处芳菲皆可惜,晚来风雨太无情。 - 这里的花草树木虽然美丽,但因为风雨的侵袭而变得凋敝,令人感到惋惜。 3. 山川不改秦云色,宫室长悬陇水声。 - 尽管时间流逝,秦地的云彩和陇水的声响始终没有改变。 4. 唯有故园终不见,仓庚黄鸟向人鸣。 -
九日和检法登高之作 重阳节哪里能够登上高处,只有山条能够共同寻找。 世上有几人能够到达这处,酒杯前不要侵扰万物生灵。 溪风猎猎不断吹动帽子,菊花纷纷容易沾满衣襟。 不要为了佳节而饮酒作乐,也应当珍惜时光分秒必争。 注释: 1.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的节日。 2. 条山:地名。这里泛指山丘。 3. 樽前:指酒面前。 4. 嘉辰:美好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与朋友相聚时所作
注释: 星回律变数将终,二十年前此邑中。 天令尚随新岁改,人颜那得旧时红。 家无妻妾仍多难,腹有诗书可屡空。 莫笑郑人欺子产,到头留得惠民功。 赏析: 《和人岁暮书怀》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深沉,充满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首联“星回律变数将终,二十年前此邑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星回表示时间的流转,律变则暗示了世事的变化。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度过了二十年的时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如下: ``` 送章质夫同年 同年事契最知名,众谓朝廷得老成。 感慨共论平昔事,蹉跎还累故人情。 节旄落尽髭仍黑,髀肉消残宠未惊。 若过函关须北望,皑然依复俟河清。 ``` 注释解析 1. 同年事契最知名 - 表示与章质夫有相同的经历和志向,被公认为朝廷中的资深人物。 2. 众谓朝廷得老成 - 众人都认为朝廷得到了经验丰富的老者。 3. 感慨共论平昔事
诗句解读 - 白杨宿草几离披:描述白杨树旁的草地,已经有几处被风吹散或枯黄。 - 遗编动永思:指阅读薛绍彭的诗篇,触动了对过去的思念之情。 - 棠棣先凋空浩叹:形容家中的棠棣花(一种常见的庭院植物)已经开始凋谢,作者因此感到惋惜和叹息。 - 图书不展已多时:指长时间没有翻阅书籍,可能因为忙于其他事情而忘记了阅读。 - 岂唯独负游山约:暗示自己未能实现去游山赏月的承诺。 - 何意重看送我诗
长沙遇雪赠何待制二首 张舜民诗作赏析与注释 1. 初过湖南正惨凄,朔风边雪远相随。 - 描述作者初次经历湖南的严寒景象,感受到天气的冷酷无情。 - 通过“惨凄”一词描绘出作者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内心感受。 2. 林欺橘柚看零落,岸拆蒹葭倚倒垂。 - 形象地描述了树木因寒冷天气而凋零的景象。 - “欺”、“倒垂”等词增强了画面感和动态美,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3. 可是辋川真入画,须教梁苑遍题诗。
洒然堂 何必彷徉水石间,听君言话已孱颜。 三湘尽处犹逢竹,五岭回时却见山。 吏案总教如雁进,灵源我且似鸥闲。 天边猿鹤皆相识,惟欠携筇日往还。 注释: 1. 洒然堂:一种诗文创作形式,意指作者通过抒发自己对世事的感悟来达到心灵上的解脱和自由。 2. 何必彷徉:不必徘徊,不必犹豫。彷徉意为徘徊、犹豫不决地行走。 3. 听君言话:聆听你的教诲或言语。 4. 孱颜:形容人因老迈而面色苍白。 5.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苏子瞻东坡雪堂时,因书即事题诗于武昌王叟的书房。 诗句: - 欹帆侧柂岭边归,重过东坡叩竹扉。 - 床坐凝尘风自扫,江山无主燕空飞。 - 门前桃李添新径,井畔梧桐长旧围。 - 好在江南王钓叟,为君时复晒渔衣。 译文: - 倾斜的帆船和侧边的舵柄回到了山岭的尽头,再次回到东坡敲门。 - 床上的灰尘自然被风吹走,江水和天空都失去了主宰,燕子在空中自由飞翔
【注释】 壬戌:宋孝宗淳熙二年。孙览:字叔卿,号雪溪,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右司:指中书省。王叔杲(1086-1162):字子美,号雪溪,南宋文学家。 “孙郎卧省正当年”,意为孙览正年轻的时候,在中书省当官。 “曾奏嘉谋玉扆边”,意为孙览曾向皇帝进献过好的计谋,使朝廷边境得以安定。 “事契且论龙虎榜,行藏休问孝廉船”,意为他的才能可以与古代的名将相比,但不必问他是否适合做孝廉。 “从军脱略矜横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