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
【注释】 1. 宝祐二年:南宋理宗的第二个年号。皇子冠二十首,是宋代皇太子的成年礼。 2. 善颂:善于赞美。 3. 三加:古代成人礼仪,指三次加冠礼。 4. 尊:崇高。 5. 爵弁:古代贵族的一种帽子。 6. 峨峨:高大的样子。 7. 介圭:古代一种玉制礼器。 8. 阳德:美好的德行。 9. 长:增长。 10. 成德:良好的品德。 11. 燕及君亲:使君主和亲人高兴。 12. 厥:其。 13.
【注释】 1. 命服煌煌:指皇帝的礼服光彩夺目。 2. 跬步中度:指每一步都合乎礼仪。 3. 庆辑皇闱:指庆祝皇族,整顿宫廷。 4. 化行海宇:指教化普及于天下。 5. 礼具乐成:指礼仪完备,音乐和谐。 6. 宝璐厥躬:用宝璐装饰自己。 7. 有秩斯祜:指有秩序就会有福气。 【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一位皇子成年后,其冠冕和仪态的盛况。他穿着华丽的礼服,每一步都符合礼仪,表现出他的庄重和威严。同时
【诗句释义】: 1. 冠醮之义,匪酬匪酌。 释义:冠醮之礼的意义,不是酬谢也不是斟酒。 2. 于户之西,敬共以恪。 释义:在东厢房的西边,恭敬地一起努力。 3. 金石相宣,冠醮相错。 释义:用金与石相互传播(意指互相宣扬),冠醮仪式交错进行(意指互相交替)。 4. 帝祉之受,施及家国。 释义:皇帝的福泽受到接受,恩惠及家庭和国家。 【译文】: 在东厢房的西边,恭敬地一起努力,用金与石相互传播
【注释】: 席于宾阶,礼义以兴。 受爵执爵,多福以膺。 匪惟服加,德加愈升。 匪惟德加,寿加愈增。 【译文】: 坐在宾阶上,礼仪让德行兴盛。 拿着爵饮酒,多福多寿降临。 不仅仅是穿着的华丽,德行更加崇高。 不仅仅是德行高远,长寿更加长久。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皇子成年的诗。诗中表达了对皇子成长、进步的喜悦与祝福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皇子在宴会上的情景,展现了皇子的尊贵身份和美好形象。同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要求考生鉴赏这首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生可以逐句解释,然后分析其作用及效果。 “礼国之本,冠礼之始”,这句话的意思是
【注释】: 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其十一有宾在筵,有尊在户。磬管将将,醮礼时举。 跪觞祝辞,以永燕誉。 宝祚万年,磐石巩固。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著名词人萨都刺所作的《皇孙冠成》之一。这首咏皇孙加冠的词,描写了皇孙加冠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皇孙加冠这一喜庆事的祝贺和祝福。全词语言流畅、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是一首成功的咏物言志之作。 “有宾在筵,有尊在户”意思是说宾客们在宴会上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及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把握其具体要求,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情感、手法以及表达效果等,最后进行综合赏析。如本题要求考生“对下列这首诗逐句释义”,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首先明确题干中“逐句”和“加注释”的要求,再细读全诗,注意关键诗句的翻译,并标注出关键词语的意思。 嘉泰三年皇后册宝十三首其十二: 金石具举,典礼茂明。
【注释】: 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其四:宝祐二年皇子加冠的第二篇诗。路寝辟门,黼坐恭己。指帝王居处,门内铺着朱红色帘幕,正襟危坐,表示谦虚谨慎,勤于政事。群公在庭,所重维礼。指朝臣们站在朝廷上,他们重视的是遵循礼制。正心齐家,以燕翼子。指端正自己的内心、家庭和睦,以此作为对子孙的教导。于万斯年,王心载喜。指在未来漫长的岁月中,国王的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 赏析: 《皇宋十哲赞》为宋代朱熹所著
【注释】 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其十:宝祐二年皇子冠,诗为第十首。 帝子惟贤,懋昭厥德:皇帝的儿子只有品德高尚的才是贤明的,要显著他的德行。 跪冠于房,玄冠有特:在宗庙里跪着行冠礼,戴着黑色的帽子。 鼓钟喤喤,威仪抑抑:敲鼓乐声震天响,举止端庄严肃。 百礼既洽,祚我王国:礼仪完备之后,国家才能昌盛。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刘基(字伯温)为太子朱标所写的冠颂诗。全诗以赞颂皇太子之德为主,从冠礼开始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一首,它描述了皇子冠礼的盛况。 “吉圭休成,其日南至”,这句话的意思是吉祥的圭(一种玉制礼器)已经完成了,这一天太阳也到了南方。这里的“吉圭”是指吉祥的圭石,而“休成”则表示完成的意思。这句诗通过描述太阳的位置和天气情况,为接下来的仪式营造了一个庄重而祥和的氛围。 “天子有诏,冠尔皇嗣”,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颁布了命令,要给你这个皇嗣举行冠礼。这里的“冠尔皇嗣”是指给皇子加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