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国之本,冠礼之始。
宾升自西,维宾之位。
于著于阼,维子之义。
厥惟钦哉,敬以从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要求考生鉴赏这首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生可以逐句解释,然后分析其作用及效果。

“礼国之本,冠礼之始”,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礼仪制度中,冠礼是开始的仪式。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冠礼的重视。

第三四句:“宾升自西,维宾之位;于著于阼,维子之义”,意思是:贵宾们从西阶上堂来,是宾位的位置;登上东阶,是您儿子的地位,这句话表达了对儿子重视。

第五六句:“厥惟钦哉,敬以从事”,意思是:只有尊敬才能做好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希望和期望。

【答案】

译文:在礼仪制度中,冠礼是开始的仪式。贵宾们从西阶上堂来,是宾位的位置;登上东阶,是您儿子的地位。

赏析:

这是一首祝颂诗,写皇子冠礼时的场景。全诗八句,前四句写冠礼的开始,后四句写皇子加冠。冠礼是古代汉族男子20岁举行的一种成人礼,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首二句写冠礼开始时的场景。“礼国之本,冠礼之始”,指出冠礼是国家礼仪的基础,是冠礼的开端。古人认为冠礼是人由幼稚向成熟的一个过程,因此冠礼十分庄重,要特别隆重地举行。《周礼·春官宗伯》说:“王宫视大祭祀,则命有司具服御备物,而布之甸室。”《礼记·冠义》中也说:“古者圣王所以饰朝廷,设朝聘,班典宪,以致万民而行征伐,贵贱有等,衣服有制,所以肃承天而治人事,故圣人重冠。”这里强调的是冠礼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突出了冠礼的重要性。“宾升自西”,表明主宾已经来到。“维宾之位”说明主宾的座位安排在西阶。“于著于阼”指主宾到达东阶,这里用“著”,是因为在古代,台阶上有台阶名号。“于阼”是东阶的意思,因为古代坐北朝南,因此称北为阼,称南为西。“维子之义”表明这是您的席位。“子”,这里指的是皇子。“义”指地位或职责。

主宾到齐之后,就该进行冠礼了。“厥惟钦哉,敬以从事”。意思是只有尊敬才能做好事。这两句是对皇子的祝愿,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希望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