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抓住重要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这是诗歌的基本要求,不要漏掉任何该重点的地方。理解了全诗的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最后还要注意其情感基调。此诗前四句是说太祖的功德显赫,子孙后代都能享受福禄,后四句是说子孙们祭祀太祖,祈求福禄。 【答案】 ①“皇矣”,指太祖的功业伟大
【赏析】 此为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十一月在太庙举行的一次隆重的祭礼。据《旧唐书·礼仪志》记载:“开元二十五年十一月乙巳,祫飨太庙。” “洪绪载德”,意谓皇族大业,载负着伟大的美德。 “盛际讲仪”,言在盛大的时代,要讲明各种礼仪制度。 “精崇祫事”,谓对祭祀祖先的仪式要精心地讲究和崇敬。 “齐庄受厘”,意谓在祭祀时要庄重地承受上天的福佑。 “猗欤馨烈”,意谓皇族的美德
【注释】五方:指中央和五个方位。帝:天帝。《礼记》是《礼经》的一种。重,重要。祀典,祭祀礼仪。明,明确,清楚。命官:指天子。摄事:代理政务。陟降:升上天庭。诚:真诚。庶品:百官。奉:供奉。二精:天神与地神。锡:给予。兹:这个。福祉:福气。迄用,一直用到。丕平:大治,太平。 【赏析】此诗以颂德为主题,歌颂了周文王对天下万民的恩惠和功绩,歌颂了他在位期间,天下大治、国泰民安的景象。 第一句“礼经之重
【注释】 猗(qī)我僖祖,德潜而充:祭祀我太祖僖祖的祖先,功德潜隐而充实。猗,祭祀。僖,太祖的庙号。德,指太祖的功德。潜,隐藏。 庆之所基,日茂以崇。施及后嗣,天命有融:祭祀我的太祖和僖祖的祖先,他们的功德像太阳一样茂盛高远。祭祀我的太祖和僖祖的祖先,他们得到的福分与天意融合。 庙歌载之,播于无穷:歌颂我们祖宗的祭祀歌曲,唱遍天下。 【赏析】 这首诗是宗子祭祀太祖和僖祖的一篇祭文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关键词的解释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其三”是这首诗的第三部分内容,从“清庙有严,观德惟祖”“裕典时修,亲尊并序”“以祼以献,礼交乐举”“灵其醉止,笃我纯祐”等诗句可以看出,这三句主要写宗庙祭祀的情景。其中“清庙有严,观德惟祖”意思是:宗庙肃穆庄重,可以观察祖先的德行。“裕典时修,亲尊并序”意思是:祭典隆重修整
【译文】 天空清明无云,五彩方色分明。 神明在幽暗处游荡,昭示了幽深的法则。 尊崇配祀尊亲,只有孝德才能配享。 神赐福于蕃裔,养育了四方的万物。 【赏析】 本题所考为唐代五言古诗《太微宫颂》,是唐玄宗李隆基为了祭祀太微宫而作的一篇歌颂之作。诗中以天为景,以神为宾,极尽歌颂之能事。此诗首句“太宇清明,宣以方色”,写太微宫高峻清旷,以五彩之色映衬出其庄严神圣的气象。次句“沛哉灵游,昭示幽则”
【译文】 那鹊鸟筑巢,你们也该有所依托。 那人有归处,他的祖先是琼瑶。 那鹊鸟筑巢,你们也有伙伴。 那人有所行,他的装饰是锦绣。 那鹊鸟筑巢,你们也有伴侣。 那人从他那里接受教导。 伊鹊筑巢,珍禽栖止。 婉约的佳人配给君子。 伊鹊筑巢,珍禽栖息。 贤良的君主助明主。 伊鹊筑巢,珍禽和睦相处。 共同养育嘉雏,致于蕃育。 【注释】 淳化乡饮酒:指淳熙五年(1178)
【译文】 五方帝的祭祀,其十: 白炜方正肃穆,宫殿宏大。 用玉璋作为祭物,神灵享用功德。 献祭顺序有序,虔敬恭谨不懈怠。 降福源源不断,永远安定国家。 【注释】 ①“白炜”:即“白珪”,指白玉;“方肃”:方正严肃。②“合宫”:整个宫廷。③“孔硕”:宏大。 【赏析】 这首诗是周朝对五方帝进行祭祀的诗篇。诗中歌颂了五方帝的功德和威严,同时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繁荣的美好祝愿。 首句“白炜方肃
【注释】 五方帝:古代神话传说中,天有五帝,各主一方。 水官修职:水官,即掌管水的官吏。修职,指履行职责。 星昴居方:指昴宿的星座在东方的位置。 执权含宝:指执掌权力,拥有宝物。 万物伏藏:指各种事物都在暗中隐藏起来。 大明昌祚:意谓光明盛大的基业或福祚。 临下皇皇:指威临天下,使人畏惧。 曰寒时若:意为寒冬时节好像有什么事情发生一样。 神降之康:意为神灵降临,带来安康。 【赏析】
诗句释义 1 五方帝:指的是中国神话中的五个天神,分别是东方青龙、南方赤龙、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以及中央黄龙。这些天帝分别守护着五行(木、火、土、金、水)的运转和平衡。 2. 盛德居厚,含章有融:这句话意味着拥有深厚的德行或伟大的成就。"含章"可能是指内在的涵养或者智慧的体现,"融"则可能表示和谐、融合的状态。 3. 惟思惟信,曰黄曰中:这里强调的是深思熟虑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