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
诗句解释: 1. 盛服承祀,出自公桑。 - “盛服”指的是穿着庄重的服装去祭祀,“承祀”是指承担起祭祀的职责,这里强调的是仪式感和责任感。“出自公桑”可能指的是从公桑这个地方出发去进行祭祀,也可能是指祭祀的对象来自公桑之地。 2. 衣不羽皮,利及万方。 - “衣不羽皮”意味着穿着的衣服不需要羽毛或皮革,这可能暗示了祭祀者的身份或者服饰的特殊性。“利及万方”表示这种服饰的好处或益处遍及四方
【诗句释义】 1. 天赐长寿,天下太平。 2. 四方来朝,接受祭祀。 3. 奏乐演奏,歌颂神明。 4. 神灵来到,欢宴嬉戏。 5. 恩泽滋润,惠及百姓。 【译文】 上天赐予我们长寿和幸福,让四方都安定和平。现在我们来举行蜡祭仪式,向神明献上祭品。我们将用音乐来庆祝,歌颂神明的伟大。神灵降临,我们欢宴嬉戏。恩泽遍布大地,让我们共享这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熙宁年间的一场蜡祭仪式上的诗篇
【注释】: 1. 送神用《祥安》 - “祥安”可能是一种用于祭祀的仪式,这里指的是在神灵到来时,使用祥安仪式来表达敬意。 2. 神之来矣,灵风肃然。 - 表示神灵已经到来,带来清凉和肃穆的气氛。 3. 云胡不留,归旐有翩。 - "云胡"是反问句,意思是“怎么会”,表达了一种惊讶之情。"归旐有翩"则描述了一幅景象,意味着神灵离去时旗帜飘扬的样子。 4. 乃举旧典,岁以告虔。 -
注释:来时顾我,祭祀完毕,乐声完备。神灵的马车翩翩,云行雨降。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景德年间为祭拜诸神而作的一首送神诗。全诗以“送神”为题,描绘了一幅神圣庄严、肃穆静谧的祭祀场面。首句“来顾来享,礼成乐备”,表达了对神灵降临的期待与欢迎之情,同时暗示了祭祀仪式已经圆满结束;次句“灵驭翩翩,云行雨施”,描绘了神灵驾御着华丽的马车,在天空中翱翔,云行雨降的场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其中理解诗句意思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重点词语的解释等错误类型。此题要求对全诗逐句翻译,并加上注释和赏析,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有周膺历,实起后稷”,意思是:自从有了周朝,后稷便被尊为农神。这里“膺历”指的是承受天命
【注释】 熙事成兮,始终洁齐。熙事:祭祀之事,指祭祀先农。终(zhōng)始:开始与结束。洁齐:洁净整齐。 笾豆彻兮,撙节靡垂:祭器撤去后,节俭节制不再下垂。 灵有嘉兮,降福孔皆:神灵赐予的吉祥啊,降临的福分很多啊。 票然逝兮,我心孔怀:神灵悠然离去了,我心里充满了感慨。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祭祀先农而写的一篇祭文。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28个字,是七言绝句。 开头两句“熙事成兮,始终洁齐”
《祀先蚕六首 其一 迎神用《明安》》是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功被寰宇,㒩虫之灵。 有神司之,以生以成。 典礼有初,祀事讲明。 孔盖翠旌,降集于庭。 这首诗的译文是: 功绩遍布天下,蚕蛾之神非常灵验。神灵掌管着它们,使它们生长和繁殖。祭典开始之初,祭祀之事讲求清晰明了。孔盖翠色的旌旗,降临聚集在庭院。 关键词解释: 1. 功被寰宇:表示功绩遍及全国或世界。 2.
注释: 1. 祭拜先蚕神开始时,进行盥洗、升殿仪式,用《翊安》。 2. 降下与神灵同处,诏令以毛血。 3. 盥洗完手后擦手巾,尊酒洁净如初。 4. 金石乐器协调悦耳,升降有节。 5. 应敬之礼应顾之仪,文辞情意不过于繁缛。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祭祀蚕神的诗。首句“祀先蚕六首”表明这是一组关于祭祀蚕神的诗文。次句“初献盥洗、升殿用《翊安》”,描述了祭祀开始时的准备工作,即进行盥洗和升殿仪式
【注释】 化日:春光初露。时当暮春:正当春天将尽的时候,即晚春。 惟:是。嫔:同“嫔”,女子的美称,古代帝王的配偶。 丝纩(guàng):丝棉,一种用蚕丝和棉花混合纺织而成的保暖用品。御冬:御寒。残生:剩余的蚕丝。济人:救济人们。报本:报答恩惠。篚币:盛装礼品的竹筐,这里指礼品用的竹箱。陈:陈列。 【赏析】 这首诗是祭祀先蚕的第三篇。诗人在诗中歌颂了蚕的功绩,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注释】肃肃:形容庄严恭敬。昭昭:光明明亮。介:助词,表希望。期:希望。 【赏析】此为景德皇帝为祭祀百神而作的第二首诗,是《景德祭百神》的第二篇。此诗写祭祀百神时的情景,以祈求年成丰收和国家太平为主题。全诗语言庄重、典雅,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