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
【注释】 畟畟:锄翻土块。良耜:好的农具。我田既臧:我的田地已经耕种好了。 土膏:泥土松软,适宜于耕种。载阳:阳光明媚。执事有恪:官员们勤勉尽责。 中邦:指国家或朝廷。栖亩:在田野里休息。馀粮:多余的粮食。 【译文】 锄耕翻动泥土块,我的田地已经耕种好。 土壤松软,阳光明媚,是春日播种的好时机。 官员们勤勉尽责,治理国家在这里。 农夫的丰收喜悦,在田野里休息,吃上多余的粮食。 【赏析】
迎神用《凝安》 青阳初现,土膏脉动。 日轮运转至吉亥,祈愿农事顺心如意。 典制之礼更显庄重,祭物丰盛显美意。 帷幄之中灯火煌煌,神灵归依于此地。 注释: - 青阳:指春季的太阳,象征着新生和开始。 - 土膏:土壤中的养分丰富,如同肥沃的土地一样。 - 日练吉亥:在古代天干地支中,亥属猪,象征着吉祥和好运。 - 典秩:指典礼的等级和规格,表示尊重和敬意。 - 仪物具美
【注释】 1.灵斿载临:灵,神灵;斿,祭神之车;载,携带;临,到来。 2.见先陈贽:陈,陈列;贽,礼物。 3.有严篚实:严,严肃;篚,竹器,盛物用;实,实际。 4.式将纯意:式,动词助词,无义;将,持;纯,全、尽;意,情。 5.肸蚃既接:肸蚃,香气;既,已经;接,接触;道。 6.礼行有次:礼,礼仪;行,进行;有,存在;次,次序。 7.神兮安留:神,神灵;兮,语气词;安,使……平安;留,留住。 8
这首诗是南宋孝宗皇帝在绍兴祭祀先农大典时所写的《同安县祀先农摄事词》。全诗共有七首,其中第六首的诗句如下: 旨具百味,酌备三畴。 贰觞既毕,礼洽意周。 庶几嘉飨,格神之幽。 相我穑事,锡以有秋。 逐句翻译如下: 旨具百味,酌备三畴。 意思是说,祭品中有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有酒也有肉。 贰觞既毕,礼洽意周。 意思是说,祭祀仪式已经结束,礼节和谐,心意满足。 庶几嘉飨,格神之幽。 意思是说
【注释】 亲耕藉田:皇帝亲自到籍田去耕种。《汉书·文帝纪》载,孝文帝十三年(前167),“春二月,行幸雍,祠五畤。临渭自雍而西,祠五陵。登陇右,望北山。至阳原,祠后土。”《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建武十五年(30)三月,“车驾耕于东郊,亲发德音,班下郡国,其令后妃乘舆,公副耕王。然后诏有司,始耕三推。”藉田:在籍田中进行耕作。教导民:使人民得到教益。帝出乎震:天子出于震位。震为雷,故称震位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祭祀先农的颂词。 “耒耜之教,帝实开先。” 耒耜(lěisui)是一种古代翻土用的木制或石制的农具,相传神农氏发明了它。这里说:“耒耜的教育,是皇帝开创的。”意思是说,皇帝开创了农业,才有了农业生产,才有了人民的生活,所以称颂皇帝的功德是“开天辟地”的大功。 “致养垂利,古今民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给人民以养育,使人民生活富足,因此皇帝是人民的恩人。这里的“垂利”
【注释】 绍兴祀先农摄事七首 其二 初献升殿用《同安》。盥洗同率职咸涖,礼容睟然。 洗浴身体端正心意,升降无过失差错。 神明之心赞美祭祀,享用这清洁洁净。 布施恩惠纯厚保佑,多次登临丰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祭神之辞。诗人在祭祀中表现出虔诚、肃静的仪式感,并抒发了对丰收年景的美好期盼。 诗的前四句描述了祭祀前的准备活动,包括沐浴、盥洗等,表现了庄重肃穆的气氛;第五句表达了祭祀过程中的庄严和神圣
以下是《亲耕藉田七首 其二》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 诗句释义: 1. 元辰既择,礼备乐成。:元辰指的是选择吉日,此时礼仪完备,音乐和谐。 2. 洪縻在手,祗饰专精。:洪縻象征着权威和尊严,手持象征权威的物品,专注地投入工作。 3. 三推一垡,端冕朱纮。:三推表示三次耕地,一次播种;端冕朱纮意味着戴着官帽,穿着红绳带的礼冠。 4. 靡辞染屦,以示黎氓。:没有华丽的言辞
【注释】: 1. 亲耕藉田,天子亲自耕种土地。 2. 肇新帝藉,开始新的帝王之业。 3. 率我农人,带领农民一起耕作。 4. 三推终亩,三次翻土,使田地平整。 5. 祗事咸均,公平地分配各种事务。 6. 陟降孔时,升下祭坛时恭敬有序。 7. 粲然有文,祭坛上装饰着彩云般的花纹。 8. 受天之祜,享受上天的福泽。 9. 多稼如云,庄稼丰收像云彩一样多。 【赏析】: 这首诗写天子亲自耕田、祭祀先农
注释: 教民稼穑,不令而行。教人们从事农耕,不用命令就能执行 进退有度,琚瑀锵鸣。行动有规矩,玉佩和金属相碰的声音清脆悦耳 言还熉幄,礼则告成。返回休息时,礼仪已经完成 帝命率育,明德惟馨。皇帝命令我领导人民,我只有德行才能得到尊重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皇帝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治理国家的赞赏之情。诗人通过描述皇帝教导人民农耕,使人们不命令就能执行,行动有规矩,礼仪已经完成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