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稼穑,必躬必亲。
为藉千亩,以教导民。
帝出乎震,时惟上春。
天颜咫尺,望之如云。

【注释】

亲耕藉田:皇帝亲自到籍田去耕种。《汉书·文帝纪》载,孝文帝十三年(前167),“春二月,行幸雍,祠五畤。临渭自雍而西,祠五陵。登陇右,望北山。至阳原,祠后土。”《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建武十五年(30)三月,“车驾耕于东郊,亲发德音,班下郡国,其令后妃乘舆,公副耕王。然后诏有司,始耕三推。”藉田:在籍田中进行耕作。教导民:使人民得到教益。帝出乎震:天子出于震位。震为雷,故称震位。时惟上春:正当春季。时,指时节、时间。上春,指初春。天颜咫尺,望之如云:上天的脸近在眼前,远远望去像天上的云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皇帝亲自到籍田去躬耕的诗。这首诗写得很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它不仅写出了皇帝亲自躬耕的情景,也反映出封建社会皇帝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希望皇帝能亲自躬耕劳动的思想感情。

此诗是歌颂皇帝躬耕的诗篇。从内容上看,它是通过描绘皇帝躬耕的情景来颂扬皇帝的功德的。从形式上看,它又具有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诗的开首一句是:“勤劳稼穑,必躬必亲。”这里所说的“稼穑”,是指农活。这句的意思是说,皇帝应当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这体现了皇帝与百姓一样都要劳动的观念。

下面二句:“为藉千亩,以教导民。”是说皇帝要耕种千亩地,以此来教育百姓。这两句是对第一句的具体化,也是对前面所讲皇帝要亲自从事劳动的进一步说明。

“帝出乎震”,是承上启下的句子。“出乎震”中的“出”和“震”两个字互文见义,意思是“出于震位”。古人认为,震位就是帝王所在的位置,所以用“出乎震”来表示皇帝出现的意思。“时惟上春”,是说正当春季的时候。“时”,即“时节”。“惟”是“只有”、“仅仅”。“上春”,即“初春”。这两句是说,正是春天到来的时候,皇帝才出来,这就突出了春天这一季节的特点。“天颜咫尺,望之如云。”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这里所说的“天颜”,就是天子的脸面。所谓“咫尺”,就是很近的样子。“望之如云”,是说远远望去,就像天上的云一样。这两句是说,天子的脸就在自己眼前很近的地方,远远望去又好像天上的云彩。

这首诗写得很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诗人通过对皇帝躬耕的情景的描写,既表现了皇帝和百姓一样都应当从事劳动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皇帝与农民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的矛盾。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语,但写得非常具体细致。

此诗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它采用赋体的形式,把皇帝的一举一动写得非常具体,同时又写得非常形象生动。它不仅写出了皇帝亲自到籍田去躬耕的情况,而且写出了皇帝的德行。它通过具体的描写,表现了皇帝和百姓之间存在的一种对立的关系;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希望皇帝能亲自躬耕劳动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语言虽然简单平易,但它却能够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