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延之
【注释】: 燕居未及好,良人顾有违。 脱巾千里外,结绶登王畿。 戒徒在昧旦,左右来相依。 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 存为久离别,没为长不归。 注释: 燕居未及好,良人顾有违。 脱巾千里外,结绶登王畿。 戒徒在昧旦,左右来相依。 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 存为久离别,没为长不归。 赏析: 此诗为《秋胡行》的第二篇,与第一篇相同,也是一首弃妇之怨诗,但比第一篇更具体生动。全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
译文: 1 国家尊崇师位,家庭崇尚儒家门庭。 2. 接受道义,培养德行,讲授技艺,建立言论。 3. 光明照耀,明朗清晰,通达仁义,使昏昧之人醒悟。 4. 永远瞻仰先贤,只望后辈继承发扬光大。 5. 大人长者,继天接圣,时运艰难必然亨通,时运蒙蔽则正直。 6. 停止使用武术,宣扬文教令。 7. 士子倾心学习,万众仰望镜子般的楷模。 8. 虞朝修缮馆舍,图绘精美,仁德彰显。 9. 怀揣仁德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年往诚思劳,路远阔音形。 注释: - "年往诚思劳":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 "路远阔音形":描述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 2. 虽为五载别,相与昧平生。 注释: - "虽为五载别":虽然分别已经有五年的时间。 - "相与昧平生":表示彼此之间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 3. 舍车遵往路,凫藻驰目成。 注释: - "舍车遵往路":放弃了坐车,选择步行
嗟叹我怨行役,三陟穷晨暮。 严驾越风寒,解鞍犯霜露。 原隰多悲凉,回飙卷高树。 离兽起荒蹊,惊鸟纵横去。 悲哉游宦子,劳此山川路。 【注释】 1. 嗟:叹词,表示感叹 2. 怨行役:抱怨自己被征召去做官职 3. 三陟:三次上山,表示多次往返于山间 4. 严驾:紧要关头,急匆匆的出发 5. 越:经过 6. 风寒:寒冷天气 7. 解鞍:卸下马鞍 8. 犯:遭受 9. 霜露:露水和霜冻 10.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 六官视命,九宾相仪。 缨笏币序,巾卷充街。 都庄云动,野馗风驰。 伦周伍汉,超哉邈猗。 清晖在天,容光必照。 物任其情,理宣其奥。 妄先国胄,侧闻邦教。 徒愧微冥,终谢智效。 逐句释义: 1. 六官视命,九宾相仪。 - 六官:古代指六个官职,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所任命的各个部门或职位。 - 视命:观察天命,引申为接受使命。 - 九宾:古代一种礼仪形式
诗句释义 1 超遥为此别,日月方向除:这里“超遥”可能是指时间的遥远或长久的分离,“为别”表示离别。"日月方向除"可能是在表达时间如日月般推移、季节更替。 2. 孰知寒暑积,黾勉风荣枯:这里的“孰知”是询问谁知晓或意识到的意思,“寒暑积”指的是一年中四季的变换,“黾勉”意为努力、挣扎。"风荣枯"描述的是风吹过时植物的不同状态。 3. 岁暮临空房,凉风起坐隅:岁暮即年终
注释: 秋胡行 其五:秋天的诗歌,第五首。 勤役从归愿,反路遵山河:勤于服役,回家后的愿望是沿着大河大山走。 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以前秋天还没有白霜,现在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已经到秋天了。 蚕月观时暇,桑野多经过:蚕月是观察农事的时间,桑树丛生的田野常常经过。 佳人从所务,窈窕援高柯:美丽的女子跟随着农事活动,窈窕淑女拿着高高的桑条。 倾城谁不顾,弭节停中阿:全城的人都会回头看她
秋胡行 其一 椅梧倾高凤,寒谷待鸣律。 影响岂不怀,自远每相匹。 婉彼幽闲女,作嫔君子室。 峻节贯秋霜,明艳侔朝日。 嘉运既我从,欣愿自此毕。 注释解释: - 椅梧倾高凤:椅梧,指梧桐树;高凤,指的是凤凰,这里可能是指高贵的人物或事物;椅梧倾,意味着梧桐倾覆;高凤,意味着高贵的凤凰。 - 寒谷待鸣律:寒谷,寒冷的山谷;鸣律,指奏乐;寒谷待鸣律,意味着在寒冷的山谷中等待着奏乐的声音; -
诗句释义 三月三日诏宴西池诗 这是一首关于皇帝举行宴会的描写诗。 河岳曜图,圣时利见。 黄河和泰山(象征国家)的图象,展现了圣明的时代和吉祥的景象。 于赫有皇,升中纳禅。 在光辉照耀下,皇帝登上了天位,完成了佛教中的“升天”仪式,也就是转世或涅槃。 载贞其恒,载通其变。 他坚守正道,也适应变化,表现出帝王的恒心和智慧。 大哉人文,至矣天眷。
独秀山诗 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 曾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注释: - 孤峰不与众山俦:形容独秀山的孤独高耸,与其他山峰截然不同。 - 直入青云势未休:直插云霄,气势磅礴,永不停歇。 - 曾得乾坤融结意:表达了独秀山与天地融为一体的意境。 - 擎天一柱在南州:比喻独秀山像一根擎天的柱子一样矗立在大地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独秀山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