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熙
【注释】 白练:白色丝织品。宋徽宗时,有女子姓沈名君玉,以画梅著名。后嫁为韩蕲王之妻。 怜卿一色冰翎:你的颜色像冰一样洁白。 度叶穿枝,凉透雪衣梦:形容雪花从树上飘落下来。 【赏析】 《咏物》诗中写人的诗不多,而这首《白练》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全诗通过对一个洁白如玉的小梅花的赞美,来表现人的美好品质。 起句“剪霜蕤,拖绵绶,丛竹作清哢”,写小梅花的形态和环境。这里用“剪”字来形容梅花
【注释】 青海:指青海省。龙孙:指汉武帝的孙子刘旦,因封为东海王,所以称其为龙孙。蹴(cù)得:踢起。风沙:指战乱、动乱。树阴:指树荫下的休息处。谈汉晋:谈论汉代和晋代的事。孙登(164—208):东汉名士。孙恩(323?-373?):孙恩是东晋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建武将军孙钟的弟弟,孙钟被杀后,孙恩在会稽郡建立政权,国号“桓楚”,建元元兴。又曾自称“无上将军”。孙恩曾到山阳去拜访孙登,被拒绝。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做这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理解诗的内容。“光明崖”是第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即在金刚台下绝飞鹰的一斧劈开万层崖壁,诗人站在崖上不知该往何处走,只好像蚂蚁一样沿着红叶慢慢爬行。第三句中“不知何路下”点出了诗人的迷惑,也表现出他内心的矛盾与不安;第四句写到了“两三僧”,点明了僧人的存在,并暗示出他们可能是来砍树的人。 【答案】 译文
注释: 1. 下山:指从山中下来,比喻离开仕途。 2. 路似腰绳缒太清:形容山路曲折蜿蜒,如同一条腰带般的绳索悬挂在天空中。 3. 蜗黏苔壁屋三楹:蜗牛爬在墙壁上的小洞上,好像附着在屋檐下。"三楹"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计量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三个半开间的面积。 4. 人从之字盘空下:形容人们像从空中的字盘上落下一样,形容人们纷纷离去。 5. 流水声中大蟹行:大螃蟹在水中游动的声音,仿佛是流水中的回声
洪椿涧中 昔有枯槎卧涧长,试探头尾入林荒。 老樵一斧苔瘢血,大蟒横身晒石梁。 注释: 1. 枯槎:指枯萎的树木或树枝。 2. 试探头尾:比喻探索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3. 入林荒:进入森林的荒芜之地。 4. 老樵一斧苔瘢血:形容老樵夫用斧头砍伐树木时,留下了血迹。 5. 大蟒横身晒石梁:形容巨大的蟒蛇横卧在石梁上晒太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译文】 织成的篾席做成帆,纬线编成屋,一半空处撑起。 齐奴的步障,让我能到北窗安眠。 全家人都像绿荫,茉莉花茶铛在午时香气袅袅。 斜阳卷起半角,残经补完,寸心黄苦。 避暑。 清风拂过。 只酒幔高搭的高楼,隔墙人误。 同心五彩装饰,便有笙箫徐度。 敞凉夜,明月当空,鬓沾花影衣上湿透。 话孤舟,梦落江南,荷叶脆打青荷雨。 【赏析】 《琐窗寒•凉篷》是南宋词人张炎的一首词。此首词写夏夜避暑纳凉。
诗句:翠笔凌霄玉女鬟,画来浑不似人间。 译文:这支翠绿色的笔如同冲上云霄的玉女头饰,画出的景色却完全不像人间。自从踏入长安的道路后,连我家门前的柴门也变得遥远而难以寻觅。 注释:翠笔:指用绿色毛笔绘画。凌霄:直冲云霄。玉女鬟:形容女子的头发像玉女的头发一样美丽。画来:指画出来的景物。浑不似:完全不像。人间:指现实世界。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画家唐寅的一首题画诗。作者在诗中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诗句原文: 蠢尔来苏望苦深,今年扫地不留针。全家灭尽糠头火,谁解将军五夜心。 翻译: 这个家的主人(可能是一位丈夫或父亲)在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后归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疲惫。他今年不再追求奢华,而是选择了一种更简朴的生活方式。家里的一切似乎都被他的这种生活方式所影响,所有的财物都被清空了,只剩下最基本的生活用品。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部分的内容和语言特征来分析。 首先明确这是一首咏物诗,“凤凰”与“蝙蝠”的对比,突出了凤凰高贵的品质;“秋蚊浓处绣窗黑”,以“绣窗黑”比喻蚊子的嗡嗡声。“弄影斜捎一瞥”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蚊子的动作,生动形象。“笑一世、如何见得”,运用反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万松崖洞
注释: 荒年:指灾荒之年。无食不堪听:没有粮食吃,让人难以忍受。冷彻牛衣卧不成:穿着牛衣,冻得无法躺下。夜半忍闻淹女计:半夜里忍着听到淹家女儿的计谋。淹女:指淹死的姑娘,也泛指被溺死的女子。 译文: 灾荒之年,无粮可食,令人难以忍受。穿着牛衣,寒风刺骨,冻得像要倒下去一样。半夜里忍痛听着淹家女儿的计谋,希望她能来世富足,能够出生到这个世界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灾荒之年的苦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