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遂成
【解析】 “岳文肃正”句意为:岳文肃端正。注释:岳,指岳州,即岳州知府;文肃,是岳州知府的官号。这一句交代了诗中的主人公岳文肃正的身份和职务,为下文的叙述作铺垫。 “髯也长身立殿头”句意为:胡须很长,身材高大,站在殿头上。这一句描写了岳文肃正的形象,表现了其威仪堂堂、气概非凡。 “宫坊入阁主恩优”句意为:他进入宫殿,掌管事务,受皇帝的恩宠。注释:这句说的是岳文肃正作为地方官员在朝中任职时的情况。
译文: 可惜治理黄河的方案很多是上策,一生崇尚方术相信阴阳。 被冤屈的朋友竟忘了周觊,病悸时还嘲笑霍光。 进举仓皇乾象验,掷鞭太息将星亡。 功名终始由曹石,金齿归闲岁月长。 赏析: 这首诗是徐有贞的《送别》,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朋友间的交往,后四句写离别之情。 第一、二句写朋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徐有贞说:“可惜治河多上策,一生方术信阴阳。”意思是说,他曾经给皇帝提过很多好的建议
王恭襄琼 王铎是明朝的重臣,他曾经担任过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务。这首诗是他在朝廷上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 译文: 中枢权力不偏颇,出镇三边声望高。 无事时西番降土鲁,有人时南赣缚宸濠。 平时料敌先中计,远道筹粮记最牢。 凭仗子公多气力,老来终得长天曹。 注释: 1. 中枢魁柄不旁挠:中枢是指朝廷的中枢机构,也就是皇帝身边的最高决策机构。魁柄是指权力的中心
兴济侯杨善 译文: 杨善,是明朝的宦官。他曾经被派往朝鲜进行外交活动,与朝鲜签订了《朝贡事宜》条约,使得朝鲜向中国称臣纳贡。后来他回国时,受到皇帝的赏赐和恩宠。 注释:兴济侯,即明宦官杨善,因事于朝贡,后得赐蟒衣、玉带、钞币等物,故称之。 毳幕琵琶侑酒声,捐赀奉使竟功成。 注释:在简陋的帐篷中,用琵琶演奏音乐来陪伴喝酒,为了奉旨出使而不惜花费金钱,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绐书何以倾童朴
注释: 于忠肃谦 其一 狼山一溃帝尘蒙,千骑凭凌趁朔风。 定策饴甥惟卜贰,成功魏绛不和戎。 戒严久失边关险,备豫谁筹甲仗空。 若使此腔无热血,奉迎安得至南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追述自己曾经参与的平定叛贼的往事,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忠诚、热爱的心情。 第一句“狼山一溃帝尘蒙,千骑凭陵趁朔风”,描绘出了战争的激烈场面。狼山被攻破,皇帝的威仪被掩盖,千骑大军乘着北风冲过来
靖远伯王骥 其一 鱼在海的深处和麓川之间游,力替权珰主用兵。 鸱鸟吓唬但能欺骗蒋贵,凤凰的鸣叫谁能够禁止詹英? 彩缯抬去恩宠何其滥,蟒绣衣来宠爱可令人惊。 复辟功名是人们所忌讳的事情,诉讼言词臣子进入南城
杨文襄一清 其一 元戎三度入咸秦,遑计威仪坏阁臣。 仇钺奇功归别将,江彬蜚语出优人。 边墙未筑投簪去,内患须涂画掌陈。 最喜南徐居要地,厌厌夜饮帝南巡。 注释: 1. 杨文襄一清:指杨一清(1454—1530),明代文学家、诗人。他曾任左丞相,是明朝前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诗才横溢,作品流传至今。 2. 元戎三度入咸秦:元戎,即元戎军,古代军队的首领。咸秦,即今天的陕西省
刘文靖健 刘文靖(即刘子羽,唐代宗时宰相)是唐肃宗的宠臣,他以正直、刚毅、忠诚著称。他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此诗首句“二公鼎鼐调和地”中的“二公”指的是刘文靖和李泌,二人都是唐朝的重臣。而“鼎鼐”则指代朝廷的政权,这里暗指他们共同维持朝政的稳定。“调和地”意味着他们在处理国家大事时,能够保持平衡,使国家得以安定。第二句“翊赞无如少主昏”,则是在说李泌辅佐唐肃宗,却因为唐肃宗年少,无法明辨是非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作者是明代的李文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注释 1. 泣扶帝足拜东宫:哭着扶着皇帝的脚,跪拜在东宫门前。 2. 文武同心部论公:文武官员们齐心协力讨论国事,评价你。 3. 边爨不开传国玺:边疆的少数民族无法打开传国玉玺。 4. 禅仪竟冒夺门功:禅让礼仪竟然冒用夺门之功。 5. 禳灾九事言之尽:祈祷消灾有九件事情,都已经说完了。 6. 起复三辞制不终:起用三次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石亨和石彪的诗歌。 首句“石亨石彪”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一门平世封侯相,百战功奇遇亦奇。”描述了石亨和石彪在平定乱世中的卓越贡献,以及他们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 第三句“祸起天文谈术士,骄生王府狎歌姬。”揭示了他们的阴谋诡计,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 第四句“卖官竞造朱龙谚,乞帝亲书祖墓碑。”反映了当时官场的腐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