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遂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赏析的题目,考生答题时既要注意从修辞的角度去赏析,还要注意从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方面入手,要全面考虑。 【答案】 译文: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诗人杨慎,题目是《汪总督乔年》一诗。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解郾城围受反攻:解除围攻并接受反击。 注释:指的是汪总督在郾城被围时接受了反攻的命令。 2. 纛之所在炮车冲:旗帜所在的地方炮火冲击。 注释:这里描述的是汪总督指挥下,军队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情景。 3. 千人陴守魂皆哭:一千人坚守城池,每个人的精神都如丧魂落魄。 注释:描述了士兵们在坚守城市时的悲壮景象
【解析】 本诗是陈子龙借唐玄宗与安史叛军作战,因车箱山(即马嵬驿)兵变而溃败的典故来讽喻吴三桂的。全诗用典贴切、自然,不露痕迹,语言精炼,意境深远。 【答案】 译文: 一溃难图的车箱山,从此步步紧逼京城, 哪忍心让至尊之君忧虑国事,看看新鬼没有头颅! 弓刀岂能成为农民的农具,粮食和布匹先抽走, 失策他年还要做梦,南阳龙种入闽无? 注释:①奇瑜:指明朝名臣陈奇瑜。②辇毂:皇帝的车驾。③“何忍”二句
何都御腾蛟 旌旗千里蔽熊湘,半壁西南一面当。 铜马降来洪重叛,龙衣认得智高亡。 空城不守樯乌散,枯骨无归墓草荒。 回首汉阳门外事,渔舟渺渺水声长。 注释: - 何都御腾蛟:何都御,即何都将军,腾蛟,指腾跃蛟龙,形容英勇善战。整句意思是何都将军如同蛟龙般勇猛。 - 旌旗:古代战争中用来指挥的旗帜。 - 熊湘:这里可能是地名,也指湘江。 - 半壁:指半边天,比喻地势险要。西南:指南北方向。 -
席帽山人王逢 河清颂罢便归休,自号园丁懒叩头。 未受韩恩安用报,已知吴沼曷来游。 有怀塞上庚申北,无历山中甲子秋。 一片西台朱鸟血,青龙江水飒寒流。 注释:席帽山人王逢:指诗人自己,因为自称“席帽”,所以称为“席帽山人”。 河清颂罢便归休,自号园丁懒叩头。 河清颂罢便归休:黄河水清了,歌颂完就去休息。 自号园丁懒叩头:自称园丁,表示对世事的淡然和对功名利禄的漠视,懒得去叩头行礼。 未受韩恩安用报
译文: 袁督御史继武 汰饷停官抑将权,登楼洒泣亦徒然。 勋非定策疑陶侃,谏乃陈兵阻鬻拳。 大事唯知争要典,虚声何苦说澶渊。 江流树木无人买,留与征南作战船。 注释: 1. 汰饷:指取消军队的粮草供给,减少开支。 停官:指撤销官职。抑将权:抑制将领的权力。登楼:登上高楼。洒泣:流泪。徒然:徒劳无益。 2. 勋非定策疑陶侃:指功绩不是由自己决定(疑:怀疑),而是像陶侃那样依靠别人。定策:指决定大计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支硎山下钓鱼矶,手镜奚囊照落晖。 - 支硎山: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南的一处山峰,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 钓鱼矶: 指支硎山附近的一个著名钓鱼地点。 - 手镜奚囊: 古代诗人常用此语形容随身携带之物,如手镜、书函等,用于映照或携带物品。这里可能指诗人带着手镜和书籍。 - 照落晖: 夕阳下的景象,形容景色美丽而宁静。 2. 残客对人谁可耐,俳优畜我不如归。 -
这首诗是元朝诗人戴良的诗作,表达了他对战争和和平的看法。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九灵山人戴良" - 这是诗人的自称,表明他是位有学问的人。 2. "扩廓军遥万里行" - “扩廓”是指元朝名将扩廓帖木儿,“军”指的是军队。这句诗意味着军队在遥远的地方行军,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3. "间关南下事无成" - “间关”是指军队的行进艰难,“南下”指的是向南进军。这里表示军队南下作战但未能成功
宁藩礼聘竟亡归,桃坞沉冥事已非。 自合奇才求杜牧,岂因涩体斥刘几。 年年酒客看花屐,院院歌姬乞食衣。 九鲤仙人曾入梦,楚囚有泪不轻挥。 译文: 宁藩礼聘竟亡归,桃花坞中往事已成空。 我本应是奇才之士,怎因文采平平而遭贬黜? 年年都有酒客欣赏我的花鞋,院子里的歌姬们乞求食物以维持生计。 梦中见到九鲤仙人,楚地囚徒却无法轻易挥洒泪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文人
注释 - 木剑蓑衣诡异装:穿着木剑和蓑衣的怪异装扮。 - 鹏鶱海怒一生狂:形容某人像大鹏鸟那样在海上怒发冲天,一生都充满狂放。 - 汉书倚读牛涔雨:靠在书本上,仿佛置身于牛涔雨中,感受着书卷的厚重。 - 羌笛横吹马脊霜:横吹着羌笛,让马背感受到霜冻。 - 石堰陈筹军胜败,铜驼洒泪国兴亡:用石堰来预测战争的结果,铜驼象征着国家的命运。 - 兰亭不正狐邱首,孤负梅花九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