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合
【注释】 相别何容易:分别是多么地容易。 相逢便岁年:相逢就是度过了许多的岁月。 客来嫌路远:客人来了,嫌路途遥远。 谁得到君边:是谁能到达您的身边。 岳色鸟啼里:在嵩山的景色中,鸟儿的叫声中。 钟声竹影前:在钟声和竹子的影子前。 只应访支遁,时得话诗篇:只有去拜访支遁才对得上味,时时能得到他的指点。 【赏析】 这首送程光范赴嵩岳的七律,是作者送别的名作。全诗四联,一气呵成,浑然天成
【注释】 寄元绪上人:(诗题),寄赠元绪上人。 石窗:指僧居之窗,以“石”字形容其坚贞不移。 紫藓墙:指苔痕斑驳的石墙。 此世此清凉:这世上只有这清净。 研露题诗洁:用露水写诗,字迹清晰,洁白如玉。 消冰煮茗香:在冰水中泡茶,茶香扑鼻。 闲云春影薄,孤磬夜声长:春天的时候,闲适地看白云飘荡;夜晚的时候,听到寺庙里传来的磬声悠长。 何计休为吏,从师老草堂:我哪里还去当官呢? 还是跟老师学习吧
【解析】 本诗首联写“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颔联写“随缘嫌寺著,见性觉经繁”;颈联写“所叹身将老,始闻师一言”;尾联写“尘沙千万劫,劫尽佛长存”。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在临别之时,赠以这首诗表达对友人的殷切期盼。 【答案】 正是这样;②是法修行遍:即修行法门遍及世间;③方:才,刚刚;④二门:佛教指“二谛”,一是世俗谛(相对世俗世界而言),二是真谛(相对出世境界而言),二者不可偏废
【解析】 这是一首五律,写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情景。首联写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但友人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颔联写海上没有归路,城里又成老人;颈联写流年如水,白日每朝更新;尾联写自己闻听长生术,将求未有因,却无从谈起。“役役”是奔波不停的样子;“无归路”指没有回去的路;“作老”,即变老的意思。 【答案】 译文:昨天秋天又回到春天,奔波忙碌是非身。海上没有回家的路,城中变成老人。流年何处在?白日每天新
注释: 1. 暑天难可度,岂复更持觞。 - “暑天”指的是炎热的夏天,“度”意为度过。“岂复”表示不再有。“持觞”指持杯饮酒。整句表达了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很难度过,因此不想再喝酒了。 2. 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 - “树里”可能是指树荫下。“鸣蝉”是蝉声,“咽”形容声音低沉。“宫中午漏”指的是宫廷里的钟表,“长”意味着时间过得很慢。这句描述了在树荫下听蝉鸣和宫中午时钟表滴答作响的情景。
【注释】 秋气:指秋日的气息。骚骚:形容秋风萧瑟的样子。星星:形容白发如星星一样密集。双鬓毛:指两鬓的白头发。清夜梦还高:指在清静的夜晚,思绪飞扬。林下期:指期待与朋友相聚。头巾何所直:即“何事可直”,表示对官场的厌倦和不满。且:姑且;漉瓮头酒糟:指暂且喝些粗劣的酒。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诗,写秋日书事。诗人以秋天为背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官场的无聊。 “秋气日骚骚”句,点明时令是秋天
【注释】: ①萧萧:形容草木茂盛,此处指菊花繁密的样子。宫:这里泛指园林。②种菊:种植菊花。③采摘:摘取。和芳露:与露水混合。④封题:密封信件。⑤熟:熟透。⑥餐:食用。⑦石瓯:古时的一种瓦制茶碗。⑧香洁:清香清洁。⑨将何比:用什么比作?⑩从来:向来。味不同:味道不一样。 【赏析】: 此诗以“病中”为题,诗人在病中收到了惠赠的甘菊、药苗,于是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谢意。 首句“萧萧一亩宫”
这首诗是诗人张颐任写给杭州崔员外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舟行书事寄杭州崔员外:通过书信的形式,向在杭州任职的崔员外倾诉自己的心声。 2. 张颐任酒浇:张颐任用喝酒来缓解自己的忧愁。 3. 开眼信花烧:形容花开得非常旺盛,好像眼睛一睁开就能看到满眼的花一样。 4. 旧国归何滞:对于身处异乡的诗人来说,家乡的土地总是让他牵挂不已
【注释】 洛:洛阳。贾岛(779-843):唐朝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曾隐居蓝田山。 洛下:指洛阳。 攻诗客:善于写诗的人。 寒屋:简陋的居所。 乌府:指唐代宰相裴度的官邸。 沧江:指长江。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在洛阳与贾岛夜宴后写给他的。这首诗是诗人在洛阳与贾岛相会之后写的,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全诗四句八句,押两个韵,平仄相对,声调谐婉,音节和谐
【注释】 寄白阁:寄居在白阁峰。 默然:沉默寡言的样子。 白阁峰头雪:意思是,白阁峰顶的积雪洁白如雪。 城中望亦寒:城中的人们望着白阁山峰也感到寒冷。 高僧:僧人。 多默坐:经常默默地坐着。 清夜到明看:深夜里一直盯着白阁峰看。 世间无诸苦:世上没有各种烦劳和苦恼。 林间只一餐:山中仅此一餐。 尝闻南北教:曾经听说过南北各地的佛教教义。 所得比师难:所学的东西要比师父所传授的更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