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文学常识包括诗词歌赋、书法家、画家、诗人、散文家等相关知识和文人事迹,此处侧重考查作者有关内容。 第一句“李”:指李清照。第二句“舁”:运载。第三句“燥壤”:干燥的泥土。第四句“长瓮”:大瓮。“低枝”:矮小的树枝。第五句“艳色”:鲜艳的颜色。第六句“桃树”:桃花树。第七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杏花信风寒已早来,隔墙俄见赤云堆。" - 注释:杏花预示着寒冷的早春已经到来。 - 译文:杏花的消息(指春天来临)已经提早了,隔着墙头突然看见红色的云朵像山一样堆积着。 2. "并头两树长相倚,屈指三春始得开。" - 注释:两棵杏树并排生长,相互依靠。 - 译文:两棵杏树紧紧相依,到了三月里才能开放。 3. "曲水少年谁复探,公门今日要兼栽。" - 注释
注释: 城南春色晓移来,妆点园林锦作堆。嫩绿不须将叶认,淡红已是当花开。 玄都自发刘郎咏,幽谷还教谢判栽。此日公门深似许,昼长高锁正抡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赞美吏部后园花草的诗。全诗四联,前两联描写了城南春色的美景,后两联则是对吏部后园花草的赞美。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吏部后园花草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第一联“城南春色晓移来
紫芥其一 满目斓斑布地来,春风惊见锦灰堆。 菜根作苦终嫌咬,茗叶浮香为拨开。 何处兔葵嗟竞掇,昨朝马蔺悔多栽。 传闻此种番邦致,用向中华亦楚材。 注释: - 紫芥:一种草本植物。 - 斓斑:色彩斑斓,这里指紫色的花瓣。 - 春风吹:春风拂过。 - 锦灰堆:像锦绣一样绚烂多彩。 - 菜根:指芥菜的根部。 - 茗叶:茶树叶。 - 兔葵和马蔺:都是植物的名字。兔葵,即苜蓿。 赏析: 此诗以紫芥为题
竹 种处能招凤鸟来,月明清影拂书堆。 笋鞭遇石犹斜出,花米逢春莫乱开。 此物似贤今合荐,吾家医俗旧曾栽。 若从后圃论高节,梨白桃红孰取材。 注释: 1. 种处能招凤鸟来:竹子种植的地方能够吸引凤凰等吉祥的鸟类来到。 2. 月明清影拂书堆:月光明亮的时候,影子轻轻地拂过堆积的书卷。 3. 笋鞭遇石犹斜出:嫩竹在遇到石头时,仍然会倾斜生长,不畏惧阻碍。 4. 花米逢春莫乱开:春天到来时
【注释】 牡丹:一种花,又称“花王”、“国色天香”。 嫣然:笑的样子。 红玉:形容牡丹的色泽鲜红。 簇堆:丛生的样子。 倚阑如欲语:倚着栏杆好像要说什么话。 缘知:了解。举酒:举起酒杯。特先开:特别先开放。 洛中旧谱头须接:洛阳城中的牡丹谱上应该有我一席之地。 吴下新居手自栽:在吴地新建的居所以及庭院里亲手栽种。 若向花间求匹配:如果要求与牡丹相匹配,那就是扬州的琼树。 【赏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路绕黄家溪水长,春风洒泪复登堂。 解析: - “路绕黄家溪”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环绕在名为“黄家溪”的地方。这里的“黄家溪”可能象征着某个特定的地点或家族的象征。 - “水长”意味着溪流绵长,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春风洒泪复登堂”表达了诗人在春风中重访旧友的故居,心中充满了感伤和怀念。 草荒求仲常来径,尘满元龙旧卧床。 解析: -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诗句:斑斑遗墨宛如新,安得交亲更此人。 - 注释:斑斑,形容字迹清晰可见;遗墨,指的是古人留下的墨迹或文字;宛如新,意思是像新的一样;安得,意为怎么能够得到;交亲,指的是朋友或亲人;更,意为更换或增加。 - 赏析:诗人在感叹古代文字的遗墨如同新的一样,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渴望能有更多亲近古人的机会,与他们交流、学习。 2. 诗句
梨 名果先从张谷来,纷纷碎雪欲成堆。 淡妆自把娥眉扫,巧笑谁将瓠齿开。 园子岂求他种接,主人能使及时栽。 夭桃灼灼惊凡目,缟素应甘自不材。 译文: 梨树的名字先从张谷传来,纷纷的梨花瓣像雪花一样。 淡淡的妆容自然地清扫着眉毛,巧妙的笑容是谁打开的嘴唇。 园子里不需要他种其他的树,主人能让梨树及时地生长。 娇艳的桃花让凡人的眼睛惊讶,白里透红的外表很让人欣赏。 即使没有华丽的外衣也甘愿默默无闻
【注释】 1. 杜老:指唐朝诗人杜甫,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 2. 称高眠:意指像杜甫一样高卧不起。 3. 绿池:指池塘,这里指池边。 4. 游丝:指蜘蛛的网。 5. 儤直:值班。 6. 质钱:抵押钱财。 【赏析】 这首是和陆廉伯在夏至日昼寝时所作。夏至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天最长。这首诗写的是夏日昼寝时的闲情逸致。 上片首句用杜甫《昼梦》诗中“夜吟应觉月光寒”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