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宽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然后对诗歌进行具体的分析。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其意思。然后逐句分析其运用的手法,并结合诗句加以具体解释。 “柴市遗祠凛若生”,柴市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的中心市场,陆游曾在这里做过小官,所以这里指的是陆鼎仪的祠堂,陆鼎仪是陆游在朝为官时的好友
粉丸 净淘细碾玉霏霏,万颗完成素手稀。 须上轻圆真易拂,腹中磊块更堪围。 不劳刘裕呼方旋,若使陈平食更肥。 既饱有人频咳唾,席间往往落珠玑。 注释: - 净淘细碾玉霏霏:形容粉团洁白如雪。 - 万颗完成素手稀:指粉团细腻光滑,像用双手精心捏制出来一样。 - 须上轻圆真易拂:形容粉团的形状轻薄圆润,容易吹走。 - 腹中磊块更堪围:指粉团内部有丰富的层次和结构,就像堆砌的石头一样。 -
【注释】: 1. 《题厓山大忠祠四首》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一组七绝组诗。这组诗通过描写“三仁”和李侍郎的事迹,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中一些忠臣良将的怀念之情。 2. 休指:不要提及。 3. 钱塘:今浙江杭州,为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镠建城之地。 4. 文丞相:即范蠡,春秋时期楚国人,以辅佐越王勾践灭吴有功,后隐居于陶(今属山东),号陶朱公。 5. 前李侍郎:即李纲,北宋名臣
【解析】 此词是作者在佳节时,对友人的劝酒之作。上片写宴席中助兴之景:油鹴,一种名贵的动物皮制品,质地细腻光滑,颜色鲜亮如新;寒具,指冬天用的餐具;月团,指用兔丝织成的一种食品,形状像月亮。下片写劝酒之意:画图,指画上的图画或字迹;书信,指信笺;杂记,泛指各种书札;吴客,指南朝人吴筠,曾任尚书左丞,因事被贬为临川内史。“曾见范公”句,范公即范缜,南朝齐梁间著名学者,著有《神灭论》等
翻译: 飓母谁怀国事忧,回看夜壑已无舟。 - 诗句释义:飓风的母体(象征着灾难)在怀揣着国家的忧虑;回首望去,那些曾经的险恶山谷已经变得平坦,没有可以躲避的舟船。 - 白话文释义:是谁在怀念国家的事情?回头一看,那些夜晚的山壑都已经变得平静,再也没有了可以躲避的船只。 山河满地皆胡马,潮汐常时自海鳅。 - 诗句释义:山河遍布大地都是胡人骑兵的马匹,潮汐时常是海水和陆地之间的互动。 -
【注释】 与诸友出城东散步水际:和朋友一道出来到城东散步。 岸花汀草驻残春:岸边的花,江边的草,都在春光中停留,不忍离去。 步逐渔郎更问津:跟随着捕鱼的人,再问路该怎么走。 侧足冈峦浑不畏:侧着脚站在山丘上,一点也不怕。 会心鱼鸟自相亲:彼此投以会心的微笑,自然感到鱼和鸟是亲近的伙伴。 一湾已似江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渠就像江南的风景一样美丽。 半日都忘洛下身:一整天的疲劳全都忘记了。
这首诗是宋代文天祥所作的《题厓山大忠祠四首其四》。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南宋灭亡后,宋室遗臣们被迫流亡到厓山(今广东新会)的情景。他们面对强敌,不得不戮力同心,共同抵抗,最终却还是被金人打败,国步渐侵。 第三句“鼎足一时撑海角”,形象地描绘了金朝的强大和不可抗拒,就像三足鼎一样稳固,支撑着整个世界。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局势的无奈和悲愤。 接下来的两句“间关豺虎魂空返,寂寞鱼龙共骨沉”
独上高丘望大洋 晚风吹泪湿衣裳。何人忍耻修降表,当日临危进讲章。岛国全身惟叛相,潭州无事却勤王。史家未识留燕意,便把祥兴系宋亡。 诗的译文是:独自登上高丘眺望大海,晚风吹来泪水湿透衣裳。有谁能够忍受屈辱而写下投降表?在危难之际他却敢于进讲章。岛国只剩下一个叛臣,潭州却安然无恙地守护着国家。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的忠诚,却被后人误解为宋朝的灭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上高丘远眺大海的景象
注释: 玉汝以予辞不赴,次韵再约来日复和:你用“玉汝”作为诗的结尾而拒绝参加聚会。于是又写一首诗约定来日再作答。玉汝:你。 道上蹄涔接板桥,诗筒将去却愁漂:路上的蹄印和水珠接连着,就像在板桥上。将要离开,却又担心诗简被水漂走。 纵横燕市云为雨,仿佛巫山暮复朝。 半舫若浮宜自系,尺书仍至故相招:在纵横的燕市里,云彩像雨水一样纷纷扬扬,如同傍晚的巫山云气再次升起一样。好像半条船漂浮在水中
玉汝复次韵来速乃许赴再和答之 佳时已过鹊成桥,菰米榆钱忽乱漂。 明月避人应此夜,烈风欺客更崇朝。 须知木屐平生着,敢负皮冠旧日招。 终胜李侯蹲马背,披蓑兀兀路遥遥。 【注释】 1. 佳时已过:美好的时代已经过去。 2. 鹊成桥:喜鹊搭成的桥梁,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结束。 3. 菰米榆钱:菰米、榆钱,都是古代的食物。 4. 明月避人:月亮躲开了人们,形容夜晚的寂静。 5. 烈风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