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注意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喜迁莺”是词牌名,此为第一片。首句“五更残梦”。五更天即拂晓之时。残梦指梦中的梦境。第二句“听绿窗莺语”,绿窗是雕饰成绿色花纹的窗户。第三句“罗衾香拥”。“罗衾”是指用丝织品做的被子,这里指绣有图案的被面。第四句“百啭多情,娇啼无泪”,“百啭多情”是说黄莺叫声婉转,十分可爱。第五句“枕上一声时送”,“时送”即时时传来的意思
感皇恩 日日午餐余,即须幽讨。拄杖长行觅周老。三杯两盏,不致玉山倾倒。与君何处去、乾冈好。 松影闲庭,长吟藉草。白发多来故人少。春山何在,两树寒梅枯槁。一声邻笛起、催归早。 注释: 感皇恩: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九字,上片十一句,下片十一句。上下片各四仄韵,一韵到底。此词前后阕均以“感皇恩”为词牌名。 日日午餐余,即须幽讨。拄杖长行觅周老:天天中午吃饭之后,就到幽静的地方寻求知音好友或隐士。拄杖
流水小桥横,冶头沙路。一道清阴转林坞。满襟凉润,犹是夜来新雨。幽禽忺客至、如晤语。 注释:小桥流水,冶头沙路,清凉的阴气随着树林的转动而流转。满襟的凉意,还是夜里下的新雨。 幽禽忺客至、如晤语。 注释:在幽静的环境中,客人来了像老朋友一样亲切地交谈。 坐荫辛夷,间挥吟尘。泽畔行歌恐良苦。人生适意,正要时情容与。却怜身处世、初无补。 注释:坐在辛夷树下乘凉,不时挥笔写下诗句
书叶散芸香,牙签无数。案上藜羹当膏乳。 注释:书中散发着芸香,书页如同数不清的牙签。案桌上放着像膏油般的藜羹。 地偏心远,日与圣贤晤语。市声飞不到、横披处。 注释:因为地方偏僻,所以可以安心地与圣贤交流对话。市井喧嚣的声音飞不到这里来。 一炷龙涎,满瓯春露。旋扫幽轩约宝住。 注释:点燃了一炷龙涎香,满瓯春露。随即打扫了幽静的轩堂邀请宝住。 清谈有味,总是故家风度。子云亭户好、龙津路。 注释
《感皇恩·重会广平君》是南宋词人赵鼎的一首词。上片写与广平君的邂逅重逢及彼此的情意。下片抒发对广平君的思念之情和期待相聚的喜悦,同时抒发了作者自己功业未建而年华易逝的感慨。全词语言简练明快、清新自然,充满了真挚的感情色彩。 译文: 在风雨中昏暗了公堂,故友相逢又三年。偶然因公务之事,喜悦地在广平郡重聚。映入眼帘的光彩美好,心中所期正是如此。 万里之外的功名,半生漂泊在湖海之间。十五年间容颜已改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内容、语言和技巧的题目,是古诗鉴赏的高频考点,考生要善于总结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 (1) 干当江南有许多,往还冠盖似撺梭。干当作“在”,干当:官名。干当南有,泛指南方地区。干当南有,泛指南方地区。干,古地名。今属福建。据《太平寰宇记》载:“闽中县在漳州府西南,唐置州,治闽中县”。干当,即闽中县。因闽中为闽王所封,故称闽中
解析 诗句 1. 炬明珂马,戟森兵卫,日长铃阁春凝。舜朝仪凤,傅岩霖雨,世传昂宿储精:描述了一幅壮观的宫廷景象,炬火照亮战马,戟林森严,卫兵如林,春天的阳光照射在宫殿上。舜帝时期的仪凤,和傅岩的霖雨,都是传世的佳话,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2. 天地入经纶。见东山高卧,一念苍生,谈笑金华,故事六合海波平:这里描绘了一位高人隐士的形象,他隐居在东山之上,心怀天下苍生,谈论着国家大事
感皇恩 今夕是何年,故人相遇。快着银杯泻春露。高阳旧友,要听一声金缕。行云留不去、惊如许。 凤喙微吟,珠绳低度。夜半银屏恍私语。夜花零乱,掩尽六朝琼树。明朝南浦道、伤平楚。 译文:今夜是何年?故人在此相遇。快用银杯倒出春露来喝。昔日的高阳酒徒,今日要聆听金缕之歌。行云难留住,令人如此动容。 凤凰的嘴轻轻吟唱,珠绳轻轻地弹奏。深夜银屏仿佛在私语。夜色中的花朵零落散乱,掩盖了六朝时代的琼树
秋怀谁写,听一声金缕,同倾芳酒。娇啭林莺,圆累珠串,春在碧罗云袖。宫中磬簧齐发,字外五音何浏。坐闲友。道江南风月,此声无有。 注释:秋天的情怀是谁写出来的?听到那一声金丝弦乐,大家一起品尝芬芳的美酒。美丽的莺鸟在树林中婉转啼叫,好像珍珠串一样美丽。春天的气息仿佛还停留在那碧绿的罗裙之中。宫廷里的乐器齐声演奏,美妙的声音让人心醉。 回首伤离久,三叠阳关,不到青青柳。得意石州,片帆云影,翻动海山明秀
诗句:横塘烟淡冷涵秋。寂寞旧妆楼。 译文:横塘的烟雾清淡而寒冷,秋天的气息笼罩着这里;曾经繁华的妆楼现在显得如此寂静,只有夜幕下的月光和露水滋润着的桃花,散发着幽怨之情,这都化作了无尽的闲愁。 注释:横塘指的是位于今河南开封市西的一座小湖,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烟淡”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感觉。“冷”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秋夜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