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
【注释】 岊江:山名,位于今江西境内。滩石:指江边滩地。经过:经过此地。吴侬:指江南一带的方言。竹枝歌:一种民歌,多用在民间歌舞中。 【译文】 经过岊江滩石,声音听起来燥而没有和谐。不像吴地方言那样悦耳动听,遗留下的只是竹枝歌的曲调。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北归途中经过岊江时所作。诗人自述“经过岊江滩石”,点出了行程。从“音节听来燥未和”一句,可以看出旅途的艰辛,心情的烦闷
《浣溪沙·赋筝》是王恽在元代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读: 1. 朋盍华簪醉未沾:朋盍华簪,意为朋友聚会饮酒,簪是一种古代女子的发饰,这里比喻为朋友间的欢聚。醉未沾,意味着虽然大家酒量都好,但还没有彻底醉倒。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友人欢聚饮酒却尚未尽兴的画面。 2. 主人张乐见厌厌:主人张乐,指的是主人正在宴请宾客,准备欣赏音乐。见厌厌,形容主人招待得非常周到、热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浣溪沙·题韩氏别墅》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句话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翠竹连村映白沙,小冈回抱一川斜。旋开幽沼听鸣蛙。 - 翠竹:翠绿色的竹子,形容竹子的颜色鲜艳。 - 连村:与周围的村庄相连。 - 映:映衬,反射。 - 白沙:白色的沙滩。 - 小冈:小山丘。 - 回抱:环绕,拥抱。 - 一川:一条河流或水域。 - 斜:倾斜的样子。 - 旋:随即,立刻
【注释】 常秀:地名。 棹歌:船夫的歌声。 和声:即“应和”,此处指船夫唱出的歌声。 【赏析】 《水调歌头·舟过常秀间》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写于作者自闽中北还途经常秀间,乘船经过时所闻的船夫唱的曲子,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关心,以及对劳动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全词语浅而鄙俚,但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开头两句
【注释】 两浙人稠,指江南人口密集。不易安,难以安居。少罹凶慊,很少遭受凶险和困苦。即流迁,就迁徙。今年,这一年。苦恼苏常地,在苏州和常州一带遭受苦难。易子营生,变卖家产来谋生。不计钱,不计较钱财。 【译文】 江南人口密聚,生活艰难,很少有人能安居乐业。早年遭遇了灾难,许多人都被迫四处流离。今年在苏州和常州一带的百姓,仍然饱受生活的艰辛,为了生存不得不变卖家产。 【赏析】
诗云:矍铄当年汉伏波。 紫微垣外待雕戈。 “矍铄当年汉伏波”描绘李卫尉英姿勃发的风采,犹如汉代的名将路博德和马援一般,充满英勇与威严。“紫微垣外待雕戈”则意味着李卫尉身居高位,等待施展才华的机会。“笑骑天驷下天河”展现了李卫尉的豪迈情怀,如同驾御着天马,驰骋在无垠的天河之上。“华发雅宜麟阁画”,暗示了李卫尉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风采不减,如同古代的麒麟阁上画像一般,令人赞叹
诗词原文: 十载烟花紫紫游。 嘉谟曾补翠云裘。 归来尤荷宠光优。 画戟清香高北里, 虎符金节照南州。 寿波无惜卷吟瓯。 注释如下: 1. 十载: 十年 2. 烟花: 指烟花般的繁华岁月 3. 紫紫游: 紫色的流连忘返 4. 嘉谟: 嘉谟,这里指的是智慧和谋略 5. 翠云裘: 翠云是形容羽毛的色彩,裘是皮衣,合起来是形容华贵的衣服。 6. 归来: 归来,指回到朝廷或家园 7. 尤荷: 尤,特别
注释: 老雨长河壮怒涛。客亭夜久听喧号。平明两涘渺江皋。 沙尾没来渔箔短,危樯看处客帆高。斜阳汀草乱青袍。 译文: 大雨如注长江水势汹涌激荡,在客舍的亭子上久久地听着喧闹和呼号。天刚亮时两岸江边显得那么渺茫。 江边的沙滩上渔人收起了网,渔船上的渔篷变得很矮小。高高的桅杆前站着远行的客人,他正眺望着那浩渺的江面。太阳西下后汀洲上的野草开始杂乱无章了,穿着青色衣服的人们也显得有些狼狈不堪。 赏析:
青鸟西传燕尔期。乘龙喜气见修眉。芳悰浓似去年时。 禁脔名香天盼重,玉台春暖镜鸾栖。人生乐处是新知。 注释: - 青鸟西传:传说中,有一只青鸟飞往西方,传递着燕子的消息,象征着爱情的到来。 - 燕尔期:指夫妻相守的时光,也常用来表示恋人之间的约会。 - 乘龙喜气:形容人运气好,有如骑上了龙,充满了喜悦。 - 修眉:修饰眉毛使之更加美丽。 - 芳悰浓似去年时:意思是说心情的芬芳浓郁,仿佛与去年相同
十载相期紫禁游。一官谁想客西州。 春风闲倚仲宣楼。 四海论交真益友,一年好处是中秋。寿波无惜卷金瓯。 注释:在紫禁城中共同度过的十年时光,现在却要离开京城,成为一个客官。春天的微风轻轻吹过仲宣楼。四海之内结交的朋友都是真正有益的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时光就是中秋节。寿星毫不吝啬,将美好的祝福融入到金杯酒中。 赏析:这首诗是王恽对过去十年与友人在紫禁城相聚的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