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
注释: 甘不剌川在上都西北七百里外,董侯承旨扈从北回遇于榆林酒间因及今秋大狝之盛书六绝以纪其事 。 甘不剌川:即甘州哈密卫所辖的哈密一带。 上都是元朝帝廷所在,大都位于其西偏。上都西北七百里外就是今甘肃境内。 扈从北回:扈是指护卫、随从,北回是指皇帝到北方巡视归来。 蹛林秋:指大猎秋天的时候,蹛,音zhǎn。 青兕黄羊以万筹:意思是说有一万只青兕和黄羊参加这次狩猎。青兕,青色的雄鹿;黄羊
《细君崔氏哀辞二首》是元代诗人王恽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注释和译文: 1. 兰枯蕙槁不禁风: - “兰枯蕙槁”形容兰花和蕙草枯萎,象征失去生机。“不禁风”表示无法抗拒自然的力量。这里表达了哀悼的对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保持着高贵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 - 赏析:通过描绘兰蕙枯萎的景象,诗人强调了生命虽逝但仍有其不朽的价值和尊严,展现了一种对生死超然的态度。 2. 一夕吹香入殡宫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绝句。下面逐句进行解析和注解: 1. 题刘总管宅御爱峰 题:在这里,“题”意味着在这个地方刻写或命名。 刘总管宅:指的是刘总管所拥有的房子或者别墅。 御爱峰:即御爱的山峰,可能是刘总管的家附近最高的山,或者是他特别喜爱的山峰。 2. 太湖清润岱宗雄 太湖:中国的一个大湖,位于江苏省南部。 清润:清澈、湿润,形容太湖水质清亮。 岱宗:泰山的别称
泽潞即事杂诗三首 一檄风驰万有降,天兵开国古无双。 寄声璧月琼枝客,铁锁休夸一苇江。 赏析 这首诗是王恽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和对军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英勇士兵的赞美和敬意。 第一句“一檄风驰万有降”,描绘了战争的迅速和强大。这里的“风驰”比喻战争的迅速和猛烈,而“万有降”则意味着敌人在战争中的失败和投降
【注释】 掖西:指长安,古称。千树闹春华:形容春天里梨花盛开的景象。莫:不要。带:沾着。芳容:美好的容颜。一枝横绝处:一枝高挂,与众不同之处。妆:化妆,指梨花的白皮。还是汉宫娃:汉宫美女,这里指梨花的美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一幅画中的梨花图。 “掖西千树闹春华”,写画中梨花之盛。掖西即长安,古称。千树,极言其多。春华,喻春花烂漫。 “莫把芳容带雨夸”
【注释】 禹庙:指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地方。 大地河山绣错明:大地山河如同锦绣一般错落有致。 野烟孤庙枕荒城:野烟笼罩下的孤零零的庙宇傍着荒凉的城池。 杜鹃饶舌知何事:杜鹃花多嘴,但知道什么事情呢? 血洒东风怨未平:鲜血洒在东风里,怨恨还未平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四句,每句五言。第一句写禹庙,第二句写禹庙周围的环境,第三句写杜鹃鸟
注释: 白峰岭:位于浙江省桐庐县,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 仪曹:指古代的官员,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友人。 厌为山囚:厌倦被山林束缚。 雾障烟屏:云雾缭绕,像屏障一样挡住了视线。 行过白峰三十里:走了三十里路到了白峰岭。 桐庐江:流经桐庐县的一条大江。 重回头:再次回首眺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白峰岭的壮丽景色和独特魅力。 首句“仪曹苦厌为山囚”
兰溪县女步道中 豫樟蔽日无黄落,竹笋经霜更碧鲜。 记取江南光景异,暖烟晴日是冬天。 注释: - 豫樟:指樟树,一种常绿乔木,常见于南方多雨湿润的环境中。 - 黄落:指秋天叶子变黄并落下的景象。 - 竹笋:竹的嫩芽。 - 暖烟晴日:形容天气晴朗温暖,阳光明媚。 - 记取江南光景异:意为在江南地区的风景与其他地方有很大不同。 - 暖烟晴日是冬天:用来形容江南的春天,即使没有下雪
全氏小楼与南山相对,几乎像是几案间的物品。闲暇日头,邀请我到上面饮酒,我因此口占三首绝句。 东篱远望喜悠然,何况在风烟咫尺间。 满斟银杯留客醉,夕阳佳处鸟飞还
润州 望空北顾无双寺,行入西津第一州。 江影隔山摇素练,行云和梦锁朱楼。 注释:在润州的北面,有一座名闻遐迩的无双寺。我漫步进入这座西津的第一州。 润州的江流映衬着山影,好像一条白色的丝带在摇晃。我的行云和梦境都仿佛被锁在了这座红色的楼上。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在润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无双寺”和“第一州”为线索,描绘了润州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