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河山绣错明,野烟孤庙枕荒城。
杜鹃饶舌知何事?
血洒东风怨未平。

【注释】

禹庙:指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地方。

大地河山绣错明:大地山河如同锦绣一般错落有致。

野烟孤庙枕荒城:野烟笼罩下的孤零零的庙宇傍着荒凉的城池。

杜鹃饶舌知何事:杜鹃花多嘴,但知道什么事情呢?

血洒东风怨未平:鲜血洒在东风里,怨恨还未平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四句,每句五言。第一句写禹庙,第二句写禹庙周围的环境,第三句写杜鹃鸟,第四句写春天的景色及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过去的事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认识。

首句“大地河山绣错明”,描绘了禹庙所在之地的自然景观。这里,“绣错明”形容大地河山之美,就像精美的绣品一样绚丽夺目,色彩斑斓。这里的“绣”字,不仅指大地河山的美丽,还暗含了古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错”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大地河山的错综复杂,既有平原、河流,又有山脉、丘陵;既有森林、草地,又有湖泊、农田。这种丰富的自然景观,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而“明”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美景的明亮、灿烂,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第二句“野烟孤庙枕荒城”,则是将视线转向了禹庙周边的环境。这里的“野烟”是指四周的田野上弥漫着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而“孤庙”则指的是禹庙本身。这里的孤庙,既指禹庙的地理位置偏僻无邻,也暗示了禹庙的历史地位崇高,为后人瞻仰。至于“枕荒城”,则是说禹庙傍着荒废的城池,给人一种荒凉、破败的感觉。这里的荒城,既指禹庙所处的地理环境,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生活艰难。

第三句“杜鹃饶舌知何事”,则是对杜鹃鸟的描写。这里的杜鹃鸟,是一种善于鸣叫的鸟类,常常被人们用来象征哀怨之情。这里的“饶舌”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杜鹃鸟不停地鸣叫的情景,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悲伤或无奈的情感。而“知何事”则表达了人们对杜鹃鸟鸣叫原因的猜测和困惑。有人认为它可能是由于孤独而发出的哀鸣,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它对春天的到来感到欣喜而发出的欢叫。然而,无论哪种解释,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最后一句“血洒东风怨未平”,则是对春天景色的描述以及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过去事情的感慨。这里的“东风”指的是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景象。而“血洒”二字则形象地描绘出春天景色中的一种独特现象——花朵上的露水晶莹剔透如血。这里的“怨未平”则表达了人们对春天到来时过去的一些事情尚未得到平复的心情。这既可能是因为战争的结束需要时间的沉淀,也可能是因为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

整首诗通过对禹庙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以及对杜鹃鸟鸣叫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多彩而富有生机的世界。同时,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过去事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