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需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诗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野寺入林辟”,野寺,指山林间的寺庙,野寺入林辟,指进入山林的野寺。 “江城击柝重”,柝,古代夜间巡逻用的铜壶,用来报时。这里指敲梆子报更声。江城,指临安城。重,指频繁。指临安城夜间打更声很频繁。 “艰虞逢世事,愁寂任浮踪”,“艰虞”指遭遇艰难和祸患。“逢”是碰上的意思。“世事”指世间的事务
【注释】 墓到防里:墓道到了防里。 林飙生暮寒,溪石渡清湍:山林里的风带来傍晚的寒冷,溪边的石头越过清澈的急流。 烟火高门近,风霜古木残:炊烟袅袅升起在高大的门楼前,风霜使古老的树木凋零。 升堂列酒馔,叙旧集悲欢:登上厅堂摆上酒食,聚集着老朋友一起回忆往事,分享悲伤和欢乐。 爱此银灯烂,离颜惜共看:喜爱这明亮的灯光闪烁,离别时舍不得分别,希望一同欣赏。 【赏析】 这首诗写送别友人,抒发离情别绪
【解析】 此诗首句即写“乘溜放船”。顺流而下,江涨,雾云四起。次句写江上景象:“岸回青草色,波动白鸥群。”第三句写郡中旱情:初闻雨声,途穷忽见曹使君。第四句写曹使君来时的情形:应知三日祷,天为答忧勤。 【答案】 译文:乘着小舟顺流而去,江上雾气弥漫。江边绿草如茵,一群白鸥在水波中游动。刚刚听说郡中大旱,突然看到曹使君来到。应知三日祷神,上天也会报答你的辛勤努力。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律
注释: 下浦:地名,位于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区。 古市江船集:古代的市集在江面上聚集了许多船只。 平桥野店开:平坦的桥梁旁开了一家小旅馆。 沙中辨远树:在沙滩上能分辨出远处的树木。 云里望层台:在云端里可以遥望层层叠叠的山峦。 兹郡饶奇胜:这里的郡县有许多奇特的风景和名胜。 吾生叹去来:我感叹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明兴:指唐朝的明皇时期。 陟丹壑:登上丹霞山。 秋日净浮埃:秋天的时候天气格外晴朗
【注释】 城居厌烦燠(yù):在城里生活烦闷。 来此洒尘纷:来到这里可以洗去尘埃。 江月夜深到:江上的月亮到了深夜才出现。 野禽松上闻:野鸟在松树上的叫声。闻,听觉动词。 径幽怜草色:小路幽静,我怜爱这草丛的色彩。径,小路,通幽的小路。 谷密想兰薰(fén):山谷里树木葱茏,我想闻到兰花的香味。谷,山谷。 沧波棹(zhào):泛舟。沧波,沧海波澜。 佳期一访君:美好的时光我一定要来看你。
【注释】 发:出发。信州:今江西上饶县。江涨:指江水上涨,淹没了船只。曹使君:指诗人的朋友。玉溪:即玉溪驿,是唐代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修的官道。灵山:指庐山。川阳:指鄱阳湖。夕明灭:形容夕阳在云中隐约可见或隐没不见。氛氲:形容烟雾弥漫。狎藻:戏水的野鸭。摩霄:直冲云天。鼓枻(yì逸):拨桨。揽袂:拂袖,表示离别之情。转思君:转首思念友人。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由信州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市)途中
诗句解释 1 夕次藤桥还寄城中同好:晚上到达藤桥,然后写信给城里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2. 惜别忘前路,暝色过藤桥:在告别之前,忘了前面的路途,夜幕降临时穿过藤桥。 3. 问向谁家宿,村灯隔水遥:询问应该去哪位人家投宿,远处的村庄灯火与河水相隔。 4. 弊裘风正急,客思酒初消:穿着破旧的衣服,风吹得特别急,客人们的思念随着酒意慢慢消散。 5. 谩听空堂雨,对床非昨宵:无聊地听着空堂里的雨声
宿大栎同年陈玉夫宅 玉夫:指陈玉夫。玉夫,名不详,字不详。唐人称同榜进士为同年。 玉夫时往江东:玉夫此时到江东(指江东的家乡)去了。 故人何所之?门馆闭芳池。 故人:指陈玉夫。所:代词,哪里。之:去。何所之:去哪里。 门馆:指陈玉夫的家。芳池:芳香的池塘。 解名登共岁,多病别经时。 解名:解除了功名。解名,即解甲归田。登共岁:指共同度过了一年的时光。 多病:身体不好。别经时:经过了一段时间。
注释: 昌峡:指长江三峡。昌,大也;峡,山间水道。 霁晓:天气晴朗的早晨。 苍山:指高峻连绵的群山。 烟开:云雾散去。 中流:江中部分。 万石斗:形容山石重叠,众多而高大。 一舟来:一条船从水面划过来。 祠古:古代神庙。 依嶂:靠近山峰。 林幽:树林茂密,幽静深远。 放梅:盛开梅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诗人情感的诗。首联写清晨在阳光照耀下渡过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
【注释】 登报国寺阁:登上报恩寺的阁楼。报国寺,位于今南京市鸡笼山南麓。阁:建筑在高处的房屋。 毗庐:梵语Buddha的音译。指佛塔。 京华:京城,泛指南都(今河南开封)。 参差:高低错落、参差不齐。 遮:遮蔽。 雨雪:下雪。 高城:高大的城墙。 催:催促。 岁暮:一年的末尾或年终。 音书:书信消息,也指音乐与文字。 故国:故乡,这里指沦陷区。 涯:边际。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