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诗歌翻译 孔子的生日 尧舜与人同,孔子岂独异。 而吾异孔子,高远若难至。 绝世作妙语,出之一何易。 古今万明哲,未必跻此地。 假年欲学《易》,孰能解其意? 造化虽无穷,日用理非邃。 人莫不饮食,反省鲜知味。 以此求圣人,或者得所志。 注释 1. 尧舜与人同,孔子岂独异。:尧舜与人共享同样的生活,但孔子的思想却与众不同,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和深度。 2. 而吾异孔子,高远若难至。
【注释】 戊戌:指光绪二十四年(1898)。轩鹤:指高士,隐士。武汉:武昌。弹冠:脱下官帽。文襄:汉文帝刘恒,谥文,所以称“文襄”。惊愕:震惊,惊讶。仲韬:指张作霖,字仲韬。长逝:去世。我入辽:我到辽东去。后凋:最后凋谢。 【赏析】 此诗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诗人七旬寿辰时所作的祝寿诗。吴昌硕是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和画家。他一生坎坷,多次遭逢变故,晚年生活十分困苦,但他仍矢志不移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国家治理和民生问题的担忧和希望的诗。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七月二十六日乘飞机赴哈尔滨齐齐哈尔二十八日返京: - 七月二十六日:具体时间不详,可能是某年的农历七月二十六日。 - 哈尔滨齐齐哈尔:黑龙江省的两个城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 二十八日回京:指诗人在这两个城市的旅行结束,返回北京。 2. 莫攀龙鳞附凤翼,空中沉吟驹过隙: - 莫攀龙鳞附凤翼
【注释】 熟记老将至:牢记着老师的生日。 汲汲常忘年:总是忙忙碌碌,忘记自己已经老了。 尼山不知老:孔子不知道什么是老年,他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学习。 其忧固难捐:他的忧虑是难以免除的,因为他始终在为人类造福。 多能实鄙事:他虽然多才多艺,但却做了很多平凡的事情。 作茧真自缠:他做茧自缚,却自以为是在为自己造福。 颓然且放浪:他颓废放纵地生活,像一条鱼在渊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毋为学所役
八月三日飞行自承德历榆关至锦州万峰刺天气扬波,奋翼高举苍穹摩。 白云排空荡银海,虹光鸟影如飞梭。 离宫梵宇压关塞,当年万乘频来过。 中更世乱虽久废,遗迹犹足辉山河。 南循长城历诸口,戴河秦岛生微涡。 海天一碧深可悦,人世迫窄烦张罗。 腰缠骑鹤兴所至,老去两息道与魔。 苏仙华表归有日,旧京在眼勿蹉跎。 注释: - 万峰刺天气扬波:形容山峰挺拔、气势雄伟的样子,如同刺破天空的波浪一般。 -
寄韬翁 年年必出关,耄期见筋力。 诸夏如相谅,岂亦好懿德。 太公归乎来,避纣岂长策。 天下之大老,举世当矜式。 以诗收人心,斯文有正色。 神州论渐改,丕变未可测。 一朝获顿悟,相率销锋镝。 重华生诸冯,得意行中国。 敢言时无人,救世待深识。 注释: 1. 每年必须出关,年迈的时候才能见到筋骨之力。 2. 各个国家都应相互理解,难道也是因为好的德行吗? 3. 姜子牙回到朝中来
杂诗 仓皇任国事,倏忽岁再易。 空拳冒白刃,非主反为客。 拙棋受几子,此局难对弈。 何能贪天功,潜转岂人力。 一忍乃致此,失马忽复得。 塞翁不辞瘁,夜起未改昔。 忠信出悬流,稍验身所历。 解析与译文: 1. 仓皇任国事,倏忽岁再易。 —— 在动荡不安的时期(国家大事)中匆忙处理,岁月匆匆又过去了一年。 - 仓皇(匆忙,急忙):形容在紧急或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事。 - 任国事:治理国家。 -
译文: 正月十六日,皇帝在京都郊天礼成后改元为康德。 三王统治天下,传位给儿子相继继承。 秦朝统一六国,二世而亡万世相传。 百姓建立的君主,治国之道在于仁与义。 仁义本身无争斗,为何只为一家打算? 如果用武力假借仁义之名,上下必定争夺利益。 举世都在学习这一套,却自认为巧妙又聪明。 每天处于争权夺利中,谁能挽救这种弊端? 注释: 1. 正月十六日:指公元1796年农历正月十六日
朝日 早晨的太阳照进我的屋子,傍晚的太阳照射在廊中。 自从有这个太阳,岁月也变得漫长。 我所思念的是亲人和朋友,就像太阳一样明亮。 这个太阳和那个太阳共有,离开了我该去哪里? 九原不见日月光明,悲伤啊断送人肠。 圣贤如同明亮的太阳,怎么能说他们不同死生存亡。 告诉我千年后的人,不要惊慌失措。 译文:早晨的太阳照进我的房间,傍晚的太阳照射在我的廊上。自从有了这个太阳,岁月似乎变得特别漫长
孔子生日 世人乐久生,固以生为乐。 乐生必恶死,佛老均束缚。 圣云夕死可,岂谓甘冥漠。 哭颜遂至恸,怀抱亦已恶。 我生逾圣年,自省甚可怍。 功名意颇厌,嗜好情更薄。 生存何以遣,又不耽寂寞。 鸟兽难同群,吾徒尤落落。 古人或放达,纵酒以自托。 儳然不终日,是非昧今昨。 大哉死乎叹,乘化聊一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孔子生日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死的看法以及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