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恕斋名藉甚,一败遂涂地。 【注释】:恕斋的名声很大,但一旦失败就会彻底失去地位。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恕斋失败的惋惜和对自身命运的担忧。 苟活才弥年,甘死殊不易。 【注释】:苟活意味着苟且偷生,只有几年时间。甘死则表示愿意为信仰而献身,不容易。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苟且偷生与甘于献身的选择,体现了他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格。 武昌知必乱,养痈固宜溃。 【注释】
杨和甫集二李篆谱书后
【解析】 题慈乌村图 金村幽人,隐居不仕,以田园为乐。此诗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赞颂。“金村”“隐者”“田园”都是关键词。 其一: 题:写在画上;题:题词。 其二: 其一:隐居不仕,以田园为乐(隐居)。其三:“说田园”指吟咏田园之景。其四:“辟世谁知守丘墓”句意为隐居者与世隔绝,世人不知,他们只知守护自己的坟墓。其五:“年年返哺还养雏”句意指每年春天,鸟儿都会飞回自己的巢穴喂养小乌。其六
【注释】 1. 秋气:秋天的气候。 2. 鬼语:比喻诗作中怪异、不寻常的语言或意象。 3. 君诗:指乙盦所写之诗。 4. 西江:长江,这里指诗歌中的江河意象。 5. 驾浪:驾驭着波浪,形容诗歌中的气势磅礴。 6. 意属:意旨所在。 7. 四灵:指屈原、贾谊、司马相如、扬雄这四位古代文学家。 8. 底足:哪里足以。 9. 高咏:高歌赞美。 10. 佳味:美好的事物。 11. 孤唱泪暗迸
却暑惟默坐,蝉噪意转烦。 风声得所助,倦耳生波澜。 抑扬益可喜,众籁不能喧。 五更谁来听,梦断初忘言。 诗中注释: 1. 却暑惟默坐:形容在炎热的夏天,诗人选择静坐以避暑。 2. 蝉噪意转烦:蝉鸣声让诗人的心情变得烦躁起来。 3. 风声得所助:风吹过,为寂静的环境增添了一丝生气。 4. 抑扬益可喜:声音高低起伏,更加让人感到愉悦。 5. 众籁不能喧:周围其他的声音都不能与之相比
【注释】 答乙盦短歌三章:这是作者给乙盦的回信,信中抒发了作者的悲愤之情。乙盦:指张惠言。 秋虫:比喻自己像秋天的虫子一样短暂、脆弱。 复为秋:又变成了秋天的虫子。 盍(hé)作:何不,何不去。已死观:死后的观想。 守雌非鬼理:保持柔顺不是做鬼的道理。 国殇:国家遭受战争丧亡时,死者被尊称为国殇。这里是作者对张惠言的哀悼。 薄彼天下士:看不起天下有才德的人。薄,轻视。 【赏析】
【注释】 爱菊二首简陈仁先:这是作者给友人写的两首诗。陈仁先是作者的朋友,字子美。爱菊爱其淡,菊类晚愈奇:菊花的花色淡雅,而品种却很奇特。 岂能遂不爱,臭味殊差池:怎么能就此不爱菊花呢?因为菊花虽然香味不浓,但是颜色特别鲜艳。 秋花复当令,佳种忍弃遗:秋日开放的花朵又当令了,那么好的种类就不忍心抛弃了。秋花:指晚开的花。 恨不起渊明,究穷花之姿:我非常遗憾,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去穷尽菊花的姿容。渊明
这首诗的原文是: 题明登莱巡抚陶郎先遗集 陶抚狱甚冤,《明史》失其传。申耆与衎石,补作殊有见。 同罪若襄悯,同类若忠宪。师友皆大贤,才质尤相近。 东林党人碑,名字岂妄窜。党籍诚至荣,汗青何足恨。 注释: 1. 陶抚狱甚冤(陶巡抚):指明朝时期的官员陶谦(字郎先)被陷害入狱的事件。 2. 《明史》失其传:指明朝的史书《明史》未能记载此事。 3. 申耆与衎石:指明朝时期的官员申时行和张翀。 4.
【注释】 1. 徐积:宋代诗人、书法家,有《随庵集》。 2. 余随庵:指作者自己。 3. 北江:指南宋的叶适,他精于考证,著有《水心文集》,是著名的史学家。 4. 数等:指数量等级。意:意思,含义。备:完备。 5. 推原:追究原因。正缺:正确无误的缺失。考订:考察审定。家:这里指学问、学问家。最:最擅长。 6. 当:可以胜任某项工作或职责。数钱:比喻学问精深。与戴:指的是戴震(字东原),清代学者
诗句翻译与注释 黄石斋莲叶戏蟹卷子 解释: “黄石斋”可能指黄石公,即张良;“莲叶戏蟹卷子”则可能是描述一种以莲叶为背景,描绘蟹的绘画或文字作品。 秋荷张败帆,霜蟹携利刃。 解释: 描述了秋天的荷花像帆船一样张开,而寒霜中的螃蟹带着锋利的爪子。 离披更出没,深浅皆可辨。 解释: 莲花和荷叶在水面上散开又聚集,即使是深浅不一的地方也都能清晰分辨。 道人不画水,水趣自弥漫。 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