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注释】1.柽弟:指陈子升。2.同出都:一同离开京城。3.十六年:已过去十六年了。4.子今复入都:您又回到了京城。5.良:很,极。6.两兄:指自己和陈子升兄弟俩。7.事业那可说:那事业是难以说清的。8.所忧寒与饥:担心的是生活困难。9.我如风中船、奔涛猛相持:像船在风中一样飘摇不定,就像激流中的船只要经受大风暴雨的冲击。10.常乖离:常常分离。11.何日得停泊:何时才能停歇下来。12.甘心趋路岐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问题的作品。诗中以“皇天”为背景,通过对比来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全诗用典精当,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首联“冬日杂诗以仰视皇天白日速为韵”,意思是在冬天的阳光下仰望着皇天的太阳,希望它能快些到来。这里的“皇天”指的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而“白日”则是对公正、光明的追求。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译文】 立秋那天我到永田町日枝山的新居去作客。 日枝山高而深,细巷藏在山麓下。 清溪环绕着小巷,望去只见高木丛生。 向西找小巷已尽了,榆树落叶窥探着我的屋子。 进门时感觉稍微宽敞,纸窗白天总是绿阴。 累垂的柿子和梨子,离立的松树和槲树。 连接成磬状的门廊,三面合成五个曲折。 邻居们喜欢在西南面,临水好送人远望。 东边的小轩尤其幽静,敷坐客人肃然端庄。 从北边来的二椽子,适宜让我安顿仆役。
《冬日杂诗》 日人行新法,中国始遣使。 华民我自辖,诸国不得视。 彼非不欲尔,实亦势所至。 来者更五公,交涉略可志。 吾初检案牍,抄撮取关系。 会以事不竟,讫未就编次。 又观图书馆,典籍亦略备。 尽蒐为目录,颇足资考异。 迁延顾莫往,尤未坠此意。 注释: 1. 日人行新法:日本人实行了新的法令制度。 2. 中国始遣使:中国开始派遣使者到日本。 3. 华民我自辖:中国的民众由我管理。 4.
【注释】 1. 湿云重难起:雨后,天空中布满了厚重的乌云。 2. 夜不小:夜晚很长。 3. 河堤决屋顶:河流冲击到房屋屋顶,造成破坏。 4. 汹汹遂至晓:洪水汹涌,一直持续到早晨。 5. 新凉睡味美:在清凉的夜晚,睡得很舒服。 6. 披衣趣具食:起床准备食物。 7. 杂进殊草草:匆匆忙忙地准备食物。 8. 出门沟浍溢:走出家门,看到雨水淹没了沟渠。 9. 未敢怯途潦:不敢因为大雨而回避道路。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官学杂诗: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在官场中感受的诗。通过描述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态度。 - 注释:“官学”指的是官场,“杂诗”则表示这首诗涉及多种情感和主题。 2. 冷淡自为欢:诗人表达了一种冷漠的态度,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找到内心的快乐。 - 注释:“冷淡”形容心境或态度,“自为欢”即由内而外的快乐。 3. 所居必移情:诗人认为无论身处何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冬日杂诗:这是一首描写冬天景色和心情的诗歌。 2. 此日不足惜,去我逝安往?: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间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此日不足惜”意味着珍惜眼前的时光,而“去我逝安往?”则是在问自己即将离开的人将前往何处。 3. 山风剥庭叶,晚意太卤莽: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风吹动树梢,树叶被吹落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脆弱。 4.
赠郑瀚生 你对待我非常好,并不认为我是在胡说。 你所讲述的岂无错误,只是因为出自肺腑。 听说你敬仰贤人,长辈们都很有风范。 你的门下可以师法,又何必假借外物求取。 亲近贤人远离小人,这已经是主要的事情。 性情端庄且深厚,俊才智慧的人一定会乐于交往。 谈论文艺只是末节,白白浪费时光自找苦吃。 但只要勤奋读书,大道理就能明白今古。 自己所处的位置如何,怎能甘心做世俗之徒? 知道你有许多良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主要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整首诗在写景中寄寓自己的情感或借景抒发自己感慨。 鉴泉听事悬画龙(“鉴”是镜子的意思。这里指镜,用来形容泉水清澈见底)子朋咏之余亦继作。黑云涌出极可畏,中有鳞虫得熟视。(黑云出现,非常可怕;其中有一种鳞虫,可以看得清楚。)离蛰奋飞恣游戏
高松保郎诗 断腕高松氏,歌者良纷纷。 四坐且勿喧,听代保郎言。 保郎家江户,事在明治前。 少小无所知,但念知己恩。 藩法时方酷,义父抱深冤。 狱急待自杀,营救穷百端。 俱死犹不解,智竭惟有身。 探怀出白刃,霜光蚀我魂。 低回语左臂,全归愧难全。 断者不复续,今日与汝分。 欲下齿牙断,神鬼啼右边。 谁知父母躯,彼此乃相残。 一挥何时落,昏绝耳不闻。 俄然视白日,岂意犹生存。 收我刀如风,涤我血翻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