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应登
何中丞四图诗其一 职方奉使 肃事戒宵驾,振衣辞国都。 王命有程期,握此塞下符。 悠悠远行迈,忽忽岁月徂。 汾晋承飞盖,河陇遵前驱。 圣主重守边,买马南禦胡。 千金大宛种,五色渥洼驹。 沙苑开万厩,云锦纷模糊。 岂云勤远略,贵在防不虞。 委身徇臣节,曷敢宁吾躯。 【注释】 ①职方:官名,掌地图、土地政令及贡赋。②戒宵驾:指为出使准备。③振衣:整理衣冠。④王命:皇帝的诏令。⑤汾晋:指山西境内。⑥河陇
注释: - 长安三月黄鹂飞,杏花如雪飘人衣。 - 长安:指唐代都城长安,即今天的西安。 - 三月:指春季。 - 黄鹂:黄色羽毛的小鸟,这里借指春天的到来。 - 飞:飞翔。 - 杏花:春天常见的花卉,此处指春天的美景。 - 如雪:形容杏花繁多且洁白如雪,给人以清新之感。 - 飘人衣:飘落在人们的衣服上,形容杏花的美丽和春日的氛围。 - 陆郎二十擅文誉,早向甘泉献赋归。 - 陆郎:泛指年轻的文人
【注释】 何:姓。中丞,御史中丞的省称。四图诗:即《中丞四图》,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藩省旬宣:指中丞之官,负责巡察、监督地方行政。藩省:即藩镇,唐时指节度使。旬宣:谓巡察十天后上表朝廷。 【翻译】 洛阳城多么高峻,崤山与函谷关横贯东西。大路两旁分别排列着官府宅舍,车马络绎不绝都是王侯显贵。辉煌壮丽紫薇省,控制嵩山,地势险要。您的英明神武气度,天下无人能比肩。您出任外官巡视此地,天天为百姓谋福利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根据诗中的“太卿”、“国富”等词汇,可以推断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何中丞四图诗 其三 太卿考牧 何中丞四图诗,即《何中丞四图诗》,是一首描写唐代边塞风光和边防将士英勇事迹的诗歌。其三,即第三首,写的是太卿在考察边疆时的情景。 2. 王封出以乘,国富马可数 王封(可能是指皇帝)派出车乘,国家富强,马匹众多。这里的“乘”,可能是指车驾
何中丞四图诗 其四 都宪巡抚 迢迢黔中道,乃在天一隅。 自昔靡漠乡,本与中国殊。 马卿西喻蜀,武侯南渡泸。 遗声落千载,文教久自濡。 朅来苦凋瘵,上下相矫诬。 奠夷为厉阶,黔首困豪输。 嘅彼蓬发人,所至无完肤。 公今万里往,闾阎待昭苏。 高调易绝弦,急矢无完弧。 甘棠且先树,萧艾宜后锄。 政在宽严间,寒屋自回枯。 武侯何人斯,岂谓非吾夫。 【注释】 何中丞:何巩,唐代文学家、诗人。 四图
【注释】 羁(jī)心:指羁留他乡的心境。念:思念。前途:未来的道路,比喻远大的前程。明时:指贤明的时代,即太平盛世。悼迁斥:哀悼因被贬而迁谪。末路:末路穷途。纷忧虞:纷纷忧虑。秋湍(tuān):秋天急流的水。积:汇积。初曜:初阳,指旭日刚出时的阳光。晴湖:晴朗的湖泊。诸禽相哀鸣:多种禽鸟相互悲哀地鸣叫。相:相互,互相。怜:怜悯、同情。弭(mǐ):停止。子:你。南泛楫:向南泛舟,泛,通“舫”,船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进舟广洋湖宿村舍(节选) 理棹出林樾,系缆息溪濆。平畴寓耳目,弥望披烟云。秋卉具以腓,时景气犹芬。归栖得故墟,拙疾负夙闻。缱绻盈尊酒,斟酌生微醺。长谢鸾鹄俦,永托雁鹜群。回翔视罻罗,纬繣徒多文。 【译文】 理好船桨,走出树林的树荫,将船系在溪水边。 广阔的田野映入眼帘
【注释】 ①沙子头:地名。 ②仲一丈:人名。 ③木兰桡:用木兰木制成的船桨。木兰,一种落叶乔木。 ④晴川绿:晴天下的绿色水面。 ⑤舍白鹭边:在靠近白鹭的住处。 ⑥开轩青林曲:指打开窗户到青树林中去。 ⑦三日转一隅:指在三天里游遍了一个地方。 ⑧询耕牧:打听耕种和牧养的情况。 ⑨雀舫:形如雀鸟的小船。 ⑩鸾刀:形似鸾鸟的刀子。 ⑪罗庶羞:摆上丰盛的菜肴。 ⑫华登夜景:指夜晚华灯照耀的庭院景色。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连岩望不极,唯见鸟飞还”,意思是连绵不断的山岭看不到尽头,只能看到飞鸟盘旋回来,诗人在山中仰望天际,视线所及之处,只见飞鸟归巢;“乡心落何处,日没禺同山”,意思是我的思乡之心飘荡在何处?太阳落下时,也落在了同一座山
梦大复何子 京华一云别,瞥若纷飞翼。 遥遥南中道,念子无消息。 岁徂寒暑变,日落风雨黑。 讵知万里魂,能达君子侧。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出“别”字。颔联写离别时的情景,颈联写别离后的思念之情。尾联以“托归鸿”寄情言志。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译文: 京城的云朵像一片飘动的羽毛,仿佛是一群翅膀张开的鸟儿,在天空中翱翔。 远远地望向南方的道路,心中充满了对你的思念,却始终无法联系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