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俨
诗名:寿杨方正乃翁 笑傲乾坤八十年,垂垂白发映朱颜。 高情已在羲皇上,遗爱犹存召杜间。 清白传来知有子,利名看破觉无关。 长生要诀谁能识,浪说神仙炼九还。 注释与解析: 1. 笑傲乾坤八十年: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顾和感慨,八十年的岁月如戏,笑傲于世。 2. 垂垂白发映朱颜:形容自己的年龄虽老,但精神矍铄,如同年轻时候一样充满活力。 3. 高情已在羲皇上
【注释】 顾士廉:名不详,曾任编修。松江:今属上海市。 北来南去几多时:指宦游南北,往返奔波了很长时间。 缁尘上素衣:僧尼穿着白色衣服,而世俗之人则穿黑色衣服,故有“缁尘”之称。 城阴:城之东侧。 秋风江上一帆归:秋天的江风,送一叶孤舟归帆。 张翰、陆机:都是西晋时期的诗人。 封章:上书皇帝的奏章。 岩扉:山中的门。这里指隐居之处。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顾士廉的关切和祝愿
【注释】山阴:指会稽山,在浙江绍兴。朝歌:古地名,今属河南滑县。郭大尹:郭子仪之子郭子谅为官鲁地时所封的号。鲁瞻:即郭子谅。 【赏析】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当时郭子谅以监察御史出为鲁州刺史,途经山阴。诗人在饯别时写这首诗赠与郭大尹,并希望他到任后能够安抚百姓,减轻赋敛。 首联“山阴未久又朝歌,南北民风竟若何”,说诗人刚来到山阴时,郭子谅还是个初到任的官员;转眼间,已经三年过去了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铁衣自惯雪山寒: - “铁衣”可能指的是穿着坚硬的铁甲。 - “自惯雪山寒”表示习惯了寒冷的天气。 - 关键词“雪山”和“寒”暗示了环境的恶劣。 2. 笑杀诗人觅懒残: - “诗人”指的是文人墨客。 - “觅懒残”意味着寻找懒惰或不勤快的人。 - 这里用“笑杀”形容诗人对某人的行为感到滑稽可笑。 3. 梵语本空何足听: - “梵语”指的是佛教的梵文
诗句逐句释义及译文: 斋阁东西各一方,燔柴同见烛天光。 注释:斋阁位于寺庙中,分别位于东西两侧。在斋阁中点燃了柴火,火光照亮了整个天空。 译文:寺内的斋室各自位于东边和西边,点燃的柴火共同照亮了天空中的星光。 南郊本为苍生祷,东作先祈百谷穰。 注释:南方的郊外本是向苍生(百姓)祈福的地方,而农事活动则是祈求五谷丰登。 译文:在南方的郊外,人们原本是为了祈求苍生的福祉
诗句解析: 1. “萧寺凄凉月色寒,雪消将尽尚留残。自嗔岁月忙中过,暂借楞严静里看。” 这句诗描绘了萧瑟的寺庙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凄凉和寒冷。雪花消融后,只留下一些残存的痕迹。诗人感叹时间的匆匆,自己却常常在忙碌中度过。在这里,“楞严”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楞严经,暗示着通过静心来审视时间的意义。 2. “同舍谩劳虚左席,上方谁许建骚坛。” 这两句表达了对同室之人(可能是同住的僧侣)的不满
昔日曾过旧草堂, 喜闻高论夜联床。 东曹初受司徒荐, 南国新分太守章。 地控三方连陇蜀, 水流百折到荆襄。 中间待哺知多少, 安得人人粟一囊。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昔日曾过旧草堂”: 指诗人曾经走过的老草堂。 2. “喜闻高论夜联床”: 高兴听到高深的议论,在夜深人静时与友人共论天下大事。 3. “东曹初受司徒荐”: 在东曹首次接受到了司徒的举荐。 4. “南国新分太守章”:
寿德辉母某太夫人, 近时王母定何居,不在瑶池在帝都。 阶下行厨麟作脯,曲中新谱凤将雏。 红颜不假榴花映,健步何须竹杖扶。 爱日恩光天假贷,青官辍讲助欢娱。 注释: 寿德辉母某太夫人(寿德辉的生母):指寿德辉的生母。某,代词,相当于“她”。太夫人,对死去的婆婆的敬称。 近时王母:近时,指现在;王母,指王母娘娘。这里是指现在的寿德辉的母亲。 定何居:定,肯定;居,居住。这里指寿德辉的母亲住在哪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寄任十》。下面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而翁与我是忘年,我忆而翁愿尔贤。 注释:你和我年龄差距很大,但我们却能够像忘年交一样相处得很好。我想到你希望我能成为更优秀的人。 2. 孝似曾参宁过分,弟如王览亦当然。 注释:我的孝顺就像曾参那样尽责,但我也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像我王览一样有担当。 3. 夜深灯火宜勤学,雨足郊原好种田。 注释:夜晚学习的时候,点上一盏灯来照亮
碧梧翠竹水云乡,中有幽人行最方。 注释:在清澈的湖边,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和碧绿的梧桐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水云乡”。这里居住着一位隐士,他过着最简朴的生活,行走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 洗耳不教闻理乱,逢人秪自说耕桑。 注释:这位隐士不喜欢听到世间的纷争和纷扰,他宁愿洗耳恭听,也不会去理会那些复杂的政治事务。当他遇到别人时,他只会谈论自己种植和耕作的事情,而不是闲聊其他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