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凄凉月色寒,雪消将尽尚留残。
自嗔岁月忙中过,暂借楞严静里看。
同舍谩劳虚左席,上方谁许建骚坛。
明朝又入承明直,依旧含香更握兰。
诗句解析:
“萧寺凄凉月色寒,雪消将尽尚留残。自嗔岁月忙中过,暂借楞严静里看。”
这句诗描绘了萧瑟的寺庙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凄凉和寒冷。雪花消融后,只留下一些残存的痕迹。诗人感叹时间的匆匆,自己却常常在忙碌中度过。在这里,“楞严”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楞严经,暗示着通过静心来审视时间的意义。“同舍谩劳虚左席,上方谁许建骚坛。”
这两句表达了对同室之人(可能是同住的僧侣)的不满,因为他们浪费了宝贵的空间,而没有建立任何实际的贡献或成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明朝又入承明直,依旧含香更握兰。”
这句诗表明诗人即将开始新的一天,并再次前往承明殿工作。同时,他也期待能够像兰花一样,保持其内在的芬芳并继续努力。
译文:
萧瑟的寺院,月光如水,冷清而明亮。雪已经融化,但留下的痕迹仍让人感觉寒冷。我时常感叹时光的流逝,自己在忙碌中消磨。在此,我暂时借用楞严经的智慧,静下心来思考生命的意义。
同室之人,浪费了宝贵的空间,没有做出任何值得称道的成绩。他们的行为让我感到失望和不满。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将再次进入承明殿,继续我的工作。我期待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和优雅,如同兰花一般,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并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品质和价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和对照,表达了自己对同室之人的不满和对未来工作的期望与决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