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
竹枝词十八首 郎去从征不见来,门前小径已生苔。 愿得海门高万丈,倒流江水送郎回。 注释: 1. 郎(náng):这里指诗人的妻子或情人。 2. 从征:跟随出征。 3. 生:长出。 4. 愿得:希望得到。 5. 海门:即海边的门户,此处比喻宽广、高远的地方。 6. 倒流江水:形容水流逆转,像要把东西送回。 译文: 我心爱的人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我们经常一起走过的小路边上已经长出了青苔
注释:郎,指丈夫。从君,意为跟从你。二十年,意为已经过了二十年。花开花落,形容时间的流逝。任春妍,任由春天的景色变化。垂杨树,指的是杨柳树。不着,意为没有。游人,指游客。系画船,意为在船上系上彩绘的船。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杨柳树的形象,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诗中“门前有个垂杨树”一句,以杨柳树为象征,寓意着丈夫的身影始终陪伴在妻子的身边。而“不着游人系画船”,则暗示了丈夫已经离开
【注释】 1.题自画赠王德中:这是一首写景诗,是诗人送给友人王德中的。 2.月出城东头:月亮从城东露出来,也就是从东方升起。 3.团团上明镜:明亮的圆月就像一面大镜子。 4.古树倚朱楼:古老的树木靠着红色的高楼。 5.栖乌惊未定:栖息的鸟儿因看到明亮的圆月而惊飞不定。 6.小星淡已无:天空中的星星因为月亮的光辉变得暗淡了。 7.大星远相映:远处的星星和月亮相互辉映。 8.草露发夜光
这首诗是杜甫在754年(唐代宗大历七年)所作,当时他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任司马之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百姓的忧虑与关切,以及他个人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 以下是逐句翻译: 1. 溪行足佳兴,草树烟中稠。 (在溪边行走足以引发美好的兴致,草木在烟雾中显得更加茂盛。) 注释:溪行的意境美好,让诗人有了许多灵感。草丛树木在薄雾中显得更为生机勃勃。 2. 天光荡林莽,石棱见长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谓的作品,名为《春归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生命的感慨。 第一句“春欲归,庭前小园花乱飞。”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的景象,小园中的花朵在春风中飞舞,仿佛在为春天送行。 第二句“杜鹃声声口流血,唤春唤落空山月。”描述了杜鹃鸟的叫声,它们呼唤着春天,同时也暗示着春天的消逝。空山中的月亮,仿佛也在为春天的到来而欢呼。 第三句“小桥流水柳丝斜,水面游鱼吹柳花
几年不见腊前雪,今复三日迷长空。 六出微茫眇毫发,堕地化作冰珑松。 大钧播物本无意,妙巧如此岂人工。 赫日三伏间,铄石金为融。 宇宙炎炎净无滓,那有许物留苍穹。 彻夜春蚕声,寒重顽无风。 晓视漫漫玉满界,琪树冰柱交玲珑。 已喜万古烦歊尽,并作一色乾坤同。 山禽苦寒下庭除,此岂有意投樊笼。 燮理当圣明,三白知年丰。 黄竹苍梧事已往,郑田周鼎何时穷。 置此勿复陈,忧心易忡忡。 故山早梅冻未开
注释:竹枝词是唐代诗歌的一种,以民间情歌为基础,经过加工而成。十八嫁指女子出嫁时唱的曲子。 译文:我嫁给你的时候,你的眉毛还没有长开。你轻言离别却又重重求财。扁舟随着江水潮汐漂泊而去,每日潮来郎却不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她嫁给一个男子后,虽然丈夫对她很好,但她却发现丈夫并不爱她,反而更加看重财物。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丈夫离开,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这种情感的挣扎和无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赠副使丘克明》。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 - 木落长空高,霜风凋百草。 - "木落"指的是秋天到来,树叶飘落。"长空高"形容天空宽广无际,"霜风"则是寒冷的北风。"凋百草"意味着秋风扫过,草木凋零。整句表达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景象。 - 此时新安客,夜梦宜春道。 - "新安"可能是李白当时的居所或者他游历的地方。"客"表示旅人,可能指诗人自己
黄州风景岂要观,秦岭高咏真途穷。 昔贤俱同黄屋忧,宁为一己心冲冲。 用之夜惊鹅鸭池,不用晓访梅花丛。 岁寒始知松柏坚,肯逐浪蕊浮花红。 腊冻成春泥,泉动土脉通。 元气已复行周旋,与君静守毋匆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个诗句的解释: - 蒙蒙烟雾姿,霭霭山岚影。 - 解释:形容雾气蒙蒙,山岚隐约可见的景象。 - 氤氲盈太虚,伊谁为收领。 - 解释:描述空气中的氤氲之气弥漫整个空间,不知是谁能够捕捉和理解它。 - 高人搆层轩,敛此微茫景。 - 解释:指高人所建的轩楼,能够收揽这朦胧的景象。 - 霏集琴书润,气侵衣裳冷。 - 解释:形容雾气聚集在琴书之上,使得琴书变得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