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
湖草青青湖水深,画船撑出断桥阴。 画船无舵是郎性,断桥有柱是侬心。 注释:湖边的青草郁郁葱葱,湖水清澈见底。画船在断桥的阴影下缓缓驶出。画船上没有了舵,那是因为那个人任性;而断桥上有柱子,那是为了纪念某个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对湖草、湖水、断桥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于某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比“郎”和“侬”的行为特点
葛岭东头是相门,诗句释义:葛岭的东边是古代著名的宰相家族的居住地,这里曾是达官显贵们的居所。当年甲第入青云,诗句释义:昔日这里的主人曾通过科举考试而步入仕途,最终飞黄腾达,进入了高高的青云之途。 楼船东入里湖去,诗句释义:描写了一幅楼船在西湖里湖水域缓缓行驶的景象。何曾望见岳王坟,诗句释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遥远和遗忘之情。 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 诗中意象
注释: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地第三桥的景象,用竹枝词的形式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 译文:我家住第三座桥,白墙低垂翠竹高耸。春天一日老似一日,怕见花间伯劳飞过。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诗中“阿侬家住第三桥”一句交代了诗人的家在哪里,“白粉墙低翠竹高”则描绘了家中的环境和景色,“春光一日老一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诗句如下: ``` 钱塘儿女不学针,月明楼下理胡琴。 逢人但道新番曲,不识春愁海样深。 ``` 译文与注释 1. 钱塘儿女不学针:描绘了钱塘地区的女子,她们并不学习传统的女红技能,如刺绣和针线活等,而是选择了其他更为时尚或实用的技艺,体现了当地女性追求新潮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2. 月明楼下理胡琴:描述了一个夜晚,月光明亮照耀在楼下,一个女子正在整理她所弹奏的胡琴
湖上儿女宫样装,小舟荡漾芰荷香。 逢人便唱相思曲,不道侬家有阿郎。 注释 1. 湖上儿女:指在杭州西湖一带生活的年轻女子。 2. 宫样装:穿着华丽的宫廷服装。 3. 小舟荡漾:形容船儿轻快地在水面上飘荡。 4. 芰荷香:荷叶和荷花散发出的香气。 5. 相思曲:一种表达思念之情的歌曲。 6. 不道:不知,不知道。 7. 侬家:我家。 8. 阿郎:情人或恋人的昵称。 译文
诗句释义与译文: 十五十六月正圆,楼头买卜问青天。 译文:十五六月份的月亮正好圆满,在楼上占卜询问着青天的征兆。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十五十六月正圆"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楼头买卜问青天"则反映了诗人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心情,如同在楼头买卜问未来,只能等待命运的安排。 关键词解释: 竹枝词: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抒情短歌,以描写男女恋情为主题
劝郎莫上南高峰, 劝郎莫上北高峰。 南高峰云北高雨, 云雨相随愁杀侬。 注释: -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郎莫上北高峰。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随愁杀侬。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无奈和随波逐流的心态。诗中“钓丝无钩随风飏,钓钩无丝随水流”巧妙地运用了钓鱼的场景,比喻了两人在爱情中的关系:虽然彼此相伴,却无法真正相连,只能任由外界因素摆布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内容、语言以及技巧的把握理解能力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具体分析。“耕田歌”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从整体上看全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诗人劳作的场景;第二部分描写诗人与牛、鱼等动物之间的互动;第三部分写诗人的归途和对丰收的期望。 (1)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注释】:潮东:指潮州,潮州在今天的广东省。郎在潮东:指我远在潮州,而郎君却住在东边。“郎在潮东”,是说潮州的男子已经娶妻了。侬:你。西:指潮州。“侬在西”,是我远嫁到潮州,与郎君相隔遥远。临鸾:指画眉。因女子画眉时常用鸾鸟为题材而得名。“愁画远山眉”:意思是画眉的时候因为思乡而愁苦。远山眉:指眉毛像远山一样弯曲。珊瑚□:指珊瑚枝上的花朵(一种名为珊瑚的植物)。○:表示停顿。□□□□□□
注释: 郎心:男子的心。恰似:宛如、像。 江上篷:指船,因为篷是船上用来遮阳的东西。 南风北风:形容变化无常。 妾心:女子的心意。 七宝塔:用七种宝贝做成的塔。这里比喻女子的心。 高峰:高耸的山峰。此处代指女子。 赏析: 这首诗是写男女之间感情的变幻无常。郎和妾都以“篷”和“塔”为喻体,表现自己的心情。郎的心就像船上的篷帆一样随着天气的变化而飘来荡去,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向北,无法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