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
这首诗是诗人自题所画山水诗的四句。下面是逐句释义: 楼观横空倚薜萝,千寻晴碧落沧波。(楼观:楼阁) 楼阁高耸在苍茫的天际,它依傍着薜萝(一种蔓生的植物)生长。“楼观”指高耸入天的建筑,诗人用“倚”字形容它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突出其超然世外的意境。"千寻"形容山很高。"晴碧"指晴朗的天空下的碧绿山色。“沧波”指深蓝色的海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楼阁高耸于天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画面。 天连极浦归帆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默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注意审清题意,明确要求,然后结合语境和注解,选择恰当的诗句作答。如“玉墀”,即宫廷的台阶;“凤池”,“凤凰池”是汉代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鹓班”,指翰林学士官属。 【答案】 ①初月梅花近水开,满林仙杏为谁栽? ②雨晴采药穿云去,风暖寻诗步月回。③身近玉墀膺宠渥,手调金鼎诧奇才。④凤凰池上频回首,会见鹓班接踵来
这首诗是一首题词,赞美希陶(典午)的诗作。 逐句释义: 1. 典午忽兮不可寻 - 典午,指的是晋朝,这里指代晋代的历史或文化。这句话表达的是,典午时期突然而不可追寻,给人一种空灵、神秘的感觉。 2. 靖节感慨何其深 - 靖节,指的是陶渊明,这里是以他自喻。感慨深远,意味着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受。 3. 赤松终遂博浪击 - 赤松,指的是赤松子,道教中追求长生不老的象征
【注释】 1. 野人:诗人自称。2. 未上(shàng)临清楼:还没有去临清楼。3. 作图题诗:为李雪斋画像写诗。神预游:仿佛自己已身在临清,游览过那风景胜地。4. 不尽登临兴:未能尽兴而归。5. 漫写凭栏秋:随意地描绘凭栏所见秋景。6. 水南鬟黛入帘小:水南的山崖像美人的鬓发一样垂着黛色,进入画帘中了。7. 松萝空翠当窗流:窗外松树枝叶苍翠如玉,随风飘落,如翠玉飞瀑。8. 想像赋成终未稳
梦别陈彦珍 握手相逢喜未阑,又遮西日上长安。 江山千古形空壮,戈甲十年民已残。 注释1: 梦别陈彦珍 - 梦醒后分别陈彦珍。 注释2: 握手相逢喜未阑 - 在梦中重逢时的喜悦还没有结束。 注释3: 又遮西日上长安 - 在梦中再次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并登上了长安城。 译文:在梦中和陈彦珍重逢,喜悦之情还未尽兴,就又被梦境中的阳光照亮。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梦中与旧友重逢的愉悦情景
黟山汪孟和以其祖居栖碧楼作图求赋为题之时,为府吏 谪仙去我日已远,谁复结楼栖碧山。 韶华一逐流水去,碧桃几见春风还。 龙鱼每怀鼻祖重,骐骥肯放闻孙闲。 题诗不尽归欤意,安得与子穷跻攀。 注释: (1)谪仙:李白的别称之一。 (2)府吏:官名,即县令。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黟山汪孟和以祖居栖碧楼为背景创作的一幅画,并以此画为题材,表达了自己对故土、故乡、故乡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以时间为线索
这首诗的译文是: 落日在溪边曾停泊小舟,新亭俯瞰碧波流。 当时对饮偶成佳会,此日题诗思旧游。 天保远涵澄清镜晓,齐云平接野烟秋。 少陵醉后雄篇在,幕府还能为尔留。 诗句注释: - 落日溪头曾舣舟:落日时我在溪头停泊小船。 - 新亭俯瞰碧波流:站在新亭可以俯瞰到流动的碧波。 - 当时对饮偶嘉会:当时我们在一起饮酒,偶尔举行盛大的宴会。 - 此日题诗思旧游:今天是我来写诗的时候,思念过去的游历。
【诗句释义与译文】第一首: 痴云一月翳朝阳,四望平芜尽海洋。 蜀魄唤春空自苦,吴蚕作茧为谁忙。 一身留滞难回首,万事牵萦易断肠。 继述久知心事重,莫将流涕浪沾裳。 注释: 痴云:指连绵的乌云。 翳:遮蔽。朝阳:太阳。 一望平芜:一眼望去,都是平旷的原野。 蜀魄:四川的魂魄,指春天。 空自苦:自讨苦吃。 吴蚕:吴地的养蚕人。 留滞:滞留、停留。 继述:延续前人的事迹继续书写。 心事重
诗解: - 首句: 赵璧连城举世知,紫阳一见又分离。这句描述了赵省郎(或“赵璧”)的珍贵如同连城之宝(比喻极其珍贵和价值极高),而紫阳(可能指一个地名)再次见面后又必须分离的情景。 - 次句: 莫辞远客长征日,正是男儿报国时。这里表达了即使身为远行的客人也无需感到遗憾,因为在长征(可能指外出或旅行)的时候也是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好时机。 - 第三句: 山路春明花隐隐,驿庭烟暖柳垂垂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通过对希陶的《题希陶诗卷》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每一句: - 奕世宗家不乏贤:奕世宗家,指的是世代为官的大家族,他们中不乏贤才。这里赞美了希陶家族的杰出人才。 - 衣冠犹见璧珠联:衣冠,指代古代士人的服饰。比喻希陶家族的人才辈出,如同珍珠和玉璧一般,光彩夺目。 - 甘为彭泽归来后:彭泽,即彭泽县,位于今江西省。归,意为回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