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岳祥
【注释】: 1. 趋农:向农事活动靠拢。 2. 清明后:指清明节前后。 3. 芽烹谷雨前:指春分前后。 4. 饥守死:指因饥饿而死亡。 5. 力耕田:用力耕作田地,意谓努力务农。 6. 溪草凫毛滑:指溪边的草被水淹没,像野鸭的羽毛一样。 7. 山花雉颊鲜:指山间的花朵颜色鲜艳。 8. 倦行聊少憩:指疲倦时稍作休息。 9. 茅屋带晴烟:指茅屋旁有淡淡的炊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农活的诗
注释: 1. 不读口生棘,多愁眼易花。 - 意思是说,如果不读书,就会说话不清,眼神容易迷离,就像口中生出荆棘一样。 - “口生棘”形象地描绘了不读书的人说话含糊不清的情况。 - “多愁眼易花”则表达了多愁善感的人容易因忧郁而影响视力,眼睛容易模糊。 2. 江湖四闲客,今古几诗家? - 这两句是诗人对当时文人生活的感慨。江湖四闲客指的是那些游历四方、无官无职的文人墨客,他们常常以游历为乐
【注释】 正仲:指王正仲,作者的友人。萤火虫,古人用它来照明。 “残编百读过”:旧说《诗经》有三百零五篇,这里泛指诗书。 秉烛辉:持烛照读,形容勤奋读书。 竹庋(ju ji):竹制的架子。 风逆:风吹得急。 “何人拾汝归”:意思是你什么时候才能被世人所认识、赏识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刻苦攻读的赞扬和鼓励。首联写友人读书刻苦;颔联写萤火虫的微弱之光也能照亮道路;颈联写夜晚读书时
冬日过良坑冈东望沧海隐隐见渔村有感时避地者多浮海云 译文:冬天经过良坑冈向东眺望沧海,隐约可以看到渔村。我在这里有所感慨,因为许多躲避战乱的人选择浮海而去。 注释:良坑冈:地名,在今浙江诸暨县南。沧海:大海。隐隐:隐约可见的样子。 赏析:此诗写诗人冬日经过良坑冈向东眺望沧海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从良坑冈向东望去,只见一片汪洋大海,海面上隐约可见渔村的轮廓,而自己则在此避难于海上,不禁感慨万分。
【诗句释义及翻译】晓起观梅 清晨起来观赏梅花, 它如玉般晶莹透亮, 仿佛虹光贯穿天际。 珍珠般的光彩照耀夜空,直到天边。 梅花的清香清冷, 与水面一样洁净透明。 星光点点,残星映照, 梅花更显凄凉。 我伸手欲摘,但又怕伤了枝干, 独自站在栏杆前。 白螺壳里藏着的露水, 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赏析】 这首《晓起观梅》描绘了早晨初阳中,诗人对梅花的欣赏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解析】 1. “长”:形容词,形容人高瘦俊美。 2. “星子”:即星鱼,一种生活在水底的有鳞鱼类。 3. “尺来鱼”:长度单位,古代长度单位之一,一尺约等于十寸。 4. 潮岸塌:潮水涨到岸边把堤坝冲坏。 【答案】 译文:丫角长身者,依然发懒梳。只将星子饵,钓得尺来鱼。险阻行来惯,风波舞自如。曾因潮岸塌,收得古人书。 赏析: 此诗描写了渔童捕鱼的情景。“长”字写出了渔童身材修长、体态轻盈的特点
舒岳祥的《将为鄞江之游先寄正仲三首》是一首充满江南水乡特色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游览鄞江时的所见所感。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更融入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1. 相思不在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强调思念之情并不在于距离的远近。 2. 道地一来难:意味着即使不远万里来到此地,也难以完全表达出内心的相思之情。 3.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诗歌的写作技巧。“新舂知麦味,旧债了邻赊”是说刚舂好的麦子散发着麦子的香味,邻居欠我的钱已经还清了。“借榻无鹃处,敲门有竹家”是说没有鹊巢可借以栖身,敲邻居的门却找到了竹林人家。“韭苗香煮饼,菊脑和烹茶”是说用韭菜花煮饼、菊花脑煮茶的味道很好。“少驻还山屐,乌纱细雨斜”是说停了一会儿便返回去
春晓 高枕还慵起,晴窗晓日明。 家贫从省事,身老放徐行。 溪树藏村暗,山花照市明。 园林有乐事,桑下见雏成。 译文: 春天的早晨,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照亮了整个房间。我高枕而卧,却懒得起床,因为外面的世界太美好了。我虽然贫穷,但可以少操些心,享受生活。我已经年老体弱,可以慢慢地散步,欣赏着周围的景色。 溪边的大树隐藏在村庄的阴影里,而山上的花朵则在市场的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注释】 篆畦:指园中种满小篆字的地砖,象征富贵。 正仲:即张正仲,作者的朋友。 追:追随。 唐律:唐代诗歌格律。 史:历史,史书。 荑柔春霰后:形容春天的柳枝柔软,被雪花所覆盖。 花韵午晴初:描述花朵在阳光下绽放的声音。 闲课:闲暇时的功课或任务。 无逸居:意为不要过于安逸的生活。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友人张正仲离开京城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