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放舟烟雨楼下 傍晚时凉爽的微风从楼上吹下,一叶扁舟在江面上荡漾。 鸥鸟栖息在菱角洲边,荷塘里水花四溅。 秋日里的蝉鸣声先于人们察觉,波光闪烁映出月光。 兴致高昂时无限思绪涌上心头,多在石栏杆前徘徊。 译文: 傍晚时分,凉爽的微风从楼上吹下,一叶扁舟在江面上荡漾。 成群的鸥鸟栖息在菱角洲边,荷塘里水花四溅。 秋天到来,蝉鸣声先于人们察觉,波光闪烁映出月光。 心情愉快时,思绪如泉水般汹涌
野渡 小桥荒墅远,残水夕阳微。 短笛临孤步,幽莎润晚晖。 鸽奴鸣桕屋,鱼妾戏莲衣。 赖有行船火,烧松炤夕扉。 【注释】 1. 野渡:野外的水边渡口。 2. 小桥:简陋的木桥或石桥。 3. 荒墅:破败的别墅。 4. 残水:残余的水波。 5. 夕阳: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6. 短笛:短而粗的笛子。 7. 孤步:孤独地行走。 8. 幽莎:幽静的草。 9. 鸽奴:鸽子的叫声。 10. 鱼妾
【诗句释义与译文】 其一 曲径沿流入,惊檐触涧回。 钱葵承卧石,斤竹覆行杯。 药坞干头菊,茅亭一带梅。 客来河朔饮,树树紫薇开。 注释: 1. 曲径:弯曲的道路,指小溪的曲折流淌。 2. 涧水:山间的流水。 3. 钱葵:一种植物,花呈淡紫色,形似铜钱。 4. 卧石:石头上覆盖着草或树叶。 5. 斤竹:砍下来的竹子。 6. 药坞:种有药材的地方。 7. 干头菊:枯萎了头的菊花。 8. 茅亭
【注】: 剖瓜:指用刀切开西瓜。 逼暑投湘簟,沉云冻玉房。 逼暑,形容酷热天气,逼得人不得不去乘凉。投湘簟,即投到清凉的竹席上避暑。沉云,形容天空的乌云厚重。冻玉房,形容屋内非常凉爽。 剖来红甲冷,沁入雪肝香。 剖开西瓜,里面的红色部分是红色的瓜瓤(“红甲”即瓜瓤),而绿色的瓜皮是白色的,颜色对比明显,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沁入雪肝香,指西瓜吃起来像雪一样清甜。 设果匏瓜下,招凉瓠子傍。 设果
注释: 子木招饮项氏艽圃公饯西蜀刘快阁明府共四首 其二: 1.小篱萦短榭,奇石叠回塘。小篱环绕着短矮的楼阁,奇形怪状的石头堆砌成池塘。 2.列几高桐下,开轩灌木傍。摆放在高高的梧桐树下几案,打开门窗让山野草木靠近。 3.水禽飞夕沼,山景荫脩廊。水鸟在傍晚的池塘飞翔,山色遮蔽了修长的走廊。 4.一入成萧爽,披襟五内香。一进入这里就感到心情舒畅愉悦,敞开衣襟让人心旷神怡。 赏析:
【注释】公静斋:唐白居易的别墅名。言远:指白居易的朋友元稹,因二人同为唐代著名诗人,故称他们为“言”。午醉三升酒:午时喝三杯酒。清谈六月寒:说理时,如入六月酷暑。松阴移怪石:松树的影子移到了怪石上。瓶卉映铜盘:铜盆里插着鲜花。耳热论时变:耳朵发热,谈论世事变化。书成著说难:写文章有难度,不容易写好。意气照阑干:意气相通,彼此互相激励。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与朋友在公静斋相遇,饮酒论诗时所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坐了公襌榻”,描述了诗人坐在竹榻上的情景。这里的“公襌”是一种茶,诗人在品尝后悠然自得地坐下。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使人仿佛能听到茶香四溢、竹叶沙沙的声音。 第二句“暂来踪自远,苔齿印苍泥”。诗人描述了自己虽然暂时来到这里,但与世隔绝,远离尘嚣。这里的“苔齿”指的是苔藓植物
子木招饮项氏艽圃,公饯西蜀刘快阁明府,共四首其三 槐柳成山市,阡畦映水田。 帘波摇荇藻,萄架窄秋千。 万木围空旷,孤峰带蜿蜒。 野云飞不已,时坠曲阑前。 注释:在槐树和柳树枝干形成的山城中,阡陌纵横交错,田野里绿油油的水田如画一般。窗帘波动摇曳着荇藻,葡萄架狭窄如同秋千。四周万木环绕着一片空旷的景色,而远处的山峰弯曲蜿蜒。野云在空中自由飞翔,时不时地落在曲槛栏杆的前面。赏析
【注释】 纳凉:乘凉。因露坐:在露天里坐着。移席:移动筵席。惜阶:爱惜台阶下的草。乱后:兵乱以后。书经岁:书信往来已一年了。归来笑百回:回来笑了很多次。剪花:指把花剪下来插在灯上。以供夜间照明。喑烛:暗光的蜡烛。劝月上深杯:劝月亮升到高处去喝酒。朋好:朋友。团圞话:聚在一块聊天说家常。惟:只;愁:忧虑。吏版催:官吏的文书催逼。 【赏析】 诗人与大人一同在露地饮宴,席间有诗为证。诗中写了“纳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其中第三首的内容如下: 憩息忘为客,壶樽简送迎。 乱蛙成伎乐,行蚁悟身名。 花午平无影,池通曲有情。 始知丝竹外,空响自能清。 翻译: 1. 休息时忘记了自己是客人,壶和酒杯都简化了接待和送别。 2. 青蛙变成了乐队中的乐器,蚂蚁懂得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 3. 中午时分阳光明媚,花儿在水面上没有影子,池塘里的水流动着曲折的情感。 4. 开始知道,除了音乐之外